前教委徐安與家長探討下一代教育

前教委徐安深入社區,與華裔家長探討下一代的教育。 記者黃偉江攝

這是前三藩市教育委員徐安,站在自己職業生涯第5個新的跑道,準備起跑了。昨天上午,徐安帶著她創辦的「徐大宏美中雙文化學校」的團隊,來到灣景區一座可負擔房屋的社區活動中心,圍繞「孩子是否一定要上名校?」「上大學之前:除了公立學校還有什麼選擇?」等話題,與華人家長們探討下一代的求學之路。同時,對比中美教育、公立與私立學校的差異,向提供家長們提供為孩子選擇學校的新思路。

徐安概括華人家長要子女上名校的原因:家長自我滿足自,認為名校有更多的資源(教師、設施等),孩子可以學到更多東西;覺得名校的學生都很聰明優秀,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在一起可以變得更優秀;認為上了名校就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在不需要為找好工作而發愁。「其實,並不完全正確。不管是否名校,更重要是學生和學校的匹配度,找到合適自己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徐安表示。

事實上,常春藤名校\xf9堥瓣ㄛO所有的學生都如想像中優秀,家庭條件一般的華人子弟並不容易打入主流精英、貴族階層的圈子。在職場上,高學歷、名校文憑只能是敲門磚,事業成功與否,關鍵是靠能力,包括學習能力、社交能力、應變能力、執行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等。徐安認為,這一切都需要學習與磨練,有專業、負責任的導師團隊悉心指導,僵化且充滿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教育機制,往往會耽誤孩子的前程。

徐安還從學校設施、教師管理系統、教育理念、教材選擇、家庭作業多少、學位、費用等,對比了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差別。今年1月17日,競選教委失敗但改良教育初心不改的徐安,突然想到創辦一所學校,採取中國教育的「班主任」制度,吸取中美教育的優勢,以英文為主的雙語、雙文化教學,「無論孩子選擇怎樣的方向,要為孩子的一生提供扎實的教育基礎,讓他們對未來的選擇有更多自由。」

參與昨天公開講座的有兩位來自Galileo高中的年輕教師。一位是第四代華裔子弟陳新榮(Matt Allen),畢業於UC Santa Barbara,曾到中國擔任外教、教育顧問,並在西安創辦了連鎖健身店,還娶到了西安媳婦,如今與妻子、岳父母在三藩市養育2名子女,曾任三藩市聯合校區華裔教師協會會長。第二位是高中時從遼寧移民到三藩市的陳天洋(Jess),她曾先後在林肯高中、Galileo高中任教數學。他們倆都深刻感受到在體制內改革聯合校區陋習與弊端困難重重,與徐安志同道合,加入了這家正在招生的私立學校團隊。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