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合聲明:理所當然?石破天驚?

霍詠強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3月21日晚上看到習近平和普京簽署並發表《中俄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劃的聯合聲明》,對下階段兩國關係發展和各領域合作作出規劃和部署。

20年後、這次會面和協議可能成為新時代的里程碑。習和普京兩位強勢領袖親身簽署,這種姿態很明顯。雖然表面上,中俄聯手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在目前國際環境趨向兩大陣營、加上大量不願跟隊表態的國家的形勢下,兩國似乎沒有什麼選擇,然而,這種「為勢所逼」的聯手,對世界有正面意義,但對美國來說、理論上不是什麼好消息、但也難保軍工集團不會因為可以描述為「更大的威脅」,繼續大發戰爭財。

巴西總統盧拉說「在美國和歐洲繼續向基輔提供武器及財政援助的情況下,有必要讓更多國家討論和平的可能性,因為美國和歐洲沒有在談論和平,整個世界都被直接或間接地卷入了烏克蘭衝突,所以中國領導人訪俄是一個好消息」。

習主席強調,「越是困難重重,越要為和平留下空間;越是矛盾尖銳,越不能放棄對話努力」。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都支持緩和緊張局勢,主張勸和促談。但為什麼衝突久拖不決?這一方面與烏克蘭問題本身的高度復雜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美國及北約在衝突的爆發火上添油。烏克蘭問題雖然與沙伊問題不同,但同樣需要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同樣需要堅持平等、理性、務實的對話協商。

中國方面的態度是明確、持續和理性的,無論利害關係如何考量?中國的態度都是值得敬佩、感到自豪的。中俄在經濟發展上達成共識,雙方要加強統籌設計和頂層規劃,擴大能源、資源、機電產品貿易,增強雙方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拓展信息技術、數字經濟、農業、服務貿易等領域合作,推進傳統貿易和新興領域合作互為補充、同步發展,進一步暢通跨境物流運輸。

俄羅斯向反應有兩點更值得關注:其一、普京同意就中方提《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作為框架,盡快重段和談。當然,也質疑北約和烏克蘭的態度並不合作。其二是不但雙方同意採用盧布和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還同意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國家都可以使用人民幣和俄羅斯進行交易。

所以,即時想到美國媒體會有怎樣的反應?美媒一如所料地平靜。如何平靜?CNN和BBC分別只有事前一篇背景,事後一篇報導,而作為政論專家的《紐約時報》也分別只有兩篇背景和三篇報導。正因為兩國表態,以至於表態的方式,都強調和平、穩定、務實、合作,非常不符合一貫美媒對中俄的描述,於是,只能粗略帶過,而完全不報導雙方的聲明和協議內容。

所以,這也是不幸,一次重要的陳述和對未來兩國以至於全世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就被故意忽略,西方世界繼續被蒙在鼓裡。

原來,雖然中俄是 居、兼而在蘇聯解體後,雙方關係也算良好,從發展方向來說,也有著優勢互補的條件,但從來未曾稱得上密切,究其原因是近 之間,有著歷史和力量的約束。中國雖然資源和國土不少,但人均資源卻不多、須倚靠海外進口,隨著美國實施制裁的壓力,工業產量再強大,沒有資源也是無法運轉的,本來俄羅斯+蒙古+中亞資源足夠豐富,和中國的工業機器形成最好的互補,足以成為中國的資源供應的大後方,又能推動俄羅斯和中亞的工業能力。但過去俄羅斯都干方百計要融入西方世界,又對中國近20年發展既羡且妒,加上一些歷史衝突,中俄從未認真考慮協同發展。

由共和黨掌權期間,美國更傾向「聯俄制華」,畢竟包括在美蘇冷戰都被視為屬於西方內部的鬥爭,只要俄羅斯還有融入西方的可能性,它手上的資源再多,也是為西方所用。俄烏衝突,代表了俄羅斯與西方的徹底決裂,這促使俄羅斯要另謀出路,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有合作空間,可以讓俄的資源為中國所用增加了可能性,正如俄羅斯鋁業大亨帕斯卡說:「我們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歐洲國家,現在,在未來25年,我們將更多地思考我們在亞洲的位置。」

事實上,中俄經濟合作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俄羅斯要面對長時期的軍事行動下,保持經貿力量,變得更為重要,過去俄羅斯對中國的投資進退不定的態度也有機會徹底改變。雖然2022年中俄兩國貿易額增幅達29.3%,創下歷史新高的1903億美元。但和中德貿易額相比,仍然差得太遠。2022年,德中貿易總額達到3215億美元,同樣比2021年增長了21%。尤其是德國從中國進口了2072億美元的電子產品、紡織品、機械以及化工制品,比2021年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和俄羅斯從中國入口的761億美元比較,相差近三倍,也說明了俄羅斯並未充分利用中國這家已經走向高端的世界工廠。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