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洛普性取向民調 Z世代主導性小眾

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共有7.2%成年人認為自己是性小眾,而25歲及以下的年輕一代比例更接近20%。 資料圖片

蓋洛普(Gallup)民調數字顯示,全國7.2%的成年人認為自己屬於性小眾,比例較10年前已經增加一倍有餘,而在25歲以下的年輕一代中,比例更接近20%。反映社會將在性傾向方面迎來巨變。

綜合《今日美國》及NBC報道,蓋洛普比較歷年同類調查的數據後發現,2022年形容自己為性小眾的人,比例為7.2%,與2021年的7.1%大致相同,但和2012年的3.5%相比,增幅超過一倍,反映越來越多民眾接受這個身分,預料趨勢也會持續。

推動數字變化的主要是年輕一代。蓋洛普2022年透過電話訪問了一萬人,發現1997年至2004年出生的Z世代當中,19.7%的人以LGBTQ自居;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千禧一代為11.2%;1964年至1980年出生的X世代為3.3%;嬰兒潮一代只有2.7%。綜合各個年齡層,86%受訪者自稱是異性戀者,拒絕回答的人佔了7%。

這次調查亦首次紀錄了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之外的性小眾比例,大約5%被訪者表示,自己不屬於以上任何類別,當中大多數人自詡為「酷兒」(queer)、「泛性戀者」(pansexual)或「無性戀者」(asexual)。

專家解釋,「酷兒」通常泛指非異性戀或順性別人士,意味著當事人並不認同自己的出生性別;「泛性戀」者願與任何性別或性別認同的人交往;「無性戀」者面對任何性別時,都無法發現對方的性吸引力。

蓋洛普發現在以LGBTQ自居的人當中,雙性戀者繼續佔大多數,即58.2%;餘下20.2%的人自認是男同性戀;13.4%自認是女同性戀;8.8%認為自己是跨性別。

與此同時,倡議團體「人權運動」(Human Rights Campaign)7日表示,2022年各地州議會共提出315項打壓性小眾的法案,數字已經打破紀錄,大部分法案限制跨性別者權利,包括阻止年輕人接受性別肯定治療,或規定當事人只能按照出生性別使用洗手間等設施。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