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用餐區永久化懸而未決 法拉盛中餐廳影響很小

40路上僅存的一處戶外用餐區。

韓國餐館的戶外用餐區。

自去年紐約市市長亞當斯提議將城市的戶外用餐區永久化一年後,幾乎沒有人關心這些建築的命運。在法拉盛,永久性並不是餐館老闆們擔心的議題,因為法拉盛的戶外棚屋幾乎已經全部拆除。法拉盛商改區執行主任余鈿崧表示,戶外用餐並不適合法拉盛。

由於前市長白思豪於2020年發佈的一項緊急行政命令,近1.3萬餐廳業主建造了戶外用餐區。從簡約的木板到隔斷到精緻的裝飾藝術涼亭等各種設施,戶外用餐區成為紐約一道風景線吸引著食客們的眼球。而如今大流行過後,對戶外用餐區的永久化懸而未決,使得紐約市的餐館老闆陷入困境。當餐館老闆為繁忙的夏季做準備時,他們表示,如果沒有立法者的決定,他們很難制定未來計劃,他們厭倦了投資戶外用餐結構,卻不知道它們會存在多久。

而在亞裔社區法拉盛,這項停滯不前的提案並沒有困擾商家。現在幾乎所有的中餐館都已經拆除了戶外用餐區。40路上,僅僅一家過橋米線保留著它們的棚屋,但幾乎已經廢棄。上海豫園的工作人員說,他們的戶外用餐區早在去年就已經拆除了。中餐有很多碟食物,不像西餐那樣一人一盤,不適合狹小的桌子,再加之華人喜歡熱食,不習慣露天就餐。疫情過後,戶外用餐區就不再需要了。

法拉盛商改區執行主任余鈿崧說,大流行期間法拉盛確實對戶外用餐區有一定需要,但在此之後行不通,大部分都荒廢拆除了。建造費用大概是5千到1萬元,大多數商家都沒有維護,就算是疫情期間,上座率也僅有30%,之後更是變成了倉庫和堆積垃圾的地方,在街道上看起來十分破敗。

華人不習慣露天用餐
原因在於火鍋,和湯食等料理在戶外就餐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華人也不習慣於露天用餐的感受,受天氣的限制太大。更重要的是,法拉盛市中心街道不如曼哈頓寬敞,很多用餐區沒有正規的安置,消防車難以通行,冬天時鏟雪車難以進入。同時,佔用了放置垃圾的場所。其次造成安全隱患,40路的一商家將垃圾放置在木製戶外用餐區旁,透過監控看到一男子將垃圾點燃,殃及了整個用餐區。在法拉盛,室內用餐的空間已經足夠,無需額外空間,戶外用餐反而增加了成本,例如員工數量,電力費用等,對店家不利。出於這些原因,戶外用餐區在法拉盛並不流行,對社區沒有太大積極影響。

目前,在法拉盛還在投入使用的僅有友聯街的韓國餐廳,他們有做定期保養,安裝了通風及保暖等設施,相對正規。據觀察,他們店的客人更習慣於使用戶外用餐區。

據瞭解,部分法拉盛外的商家反應,大流行期間,在勞動力、租金、商品和保險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戶外用餐區平衡了這些開支。但議會成員大多對使該計劃永久化的計劃保持沈默或批評。衛生委員會主席納斯 (Sandy Nurse) 曾表示,戶外棚屋是「老鼠的巢穴」,不希望它們永久存在。

本報記者高彥然紐約報道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