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多名華裔居民發現在同一家銀行的賬戶未經允許下遭人轉錢的事件,而且和銀行溝通不果,經過灣區知名財經專家林修榮在多家媒體披露後,事件繼續發酵。
林修榮昨(20)日向本報表示,目前已接獲七個類似投訴,因為具體情況不同,進展不一樣。當中有些案件銀行拒絕接受、有些有爭議、有些正在申訴過程中。
林修榮說,他暫時不建議透過律師提出法律訴訟,因為涉及律師費及法律訴訟費,如果與在銀行損失的金額接近時,苦主可能會得不償失。
曾經任職銀行總裁的林修榮表示,他對每個個案都提供輔導及提供咨詢,「爭取在不需要律師費的情況下,爭取打贏官司。我會教他們怎樣做才是最好的。」
林修榮強調,銀行收到電匯要求,尤其是大額的電匯,若客戶未曾使用過該項業務,應該先聯繫客戶、核對客戶簽名或印鑒。若銀行直接把客戶的款項通過電匯轉走,可能要承擔高風險的責任。
林修榮介紹了他目前收到的一些案例:一對老夫妻帳戶99%的錢突然消失了;一個家庭損失了6.6萬元,另一個家庭損失了8.2萬元;上月15日,苦主的銀行賬戶分三筆,共被取走15萬元,苦主已報警。林修榮說,「這些是他們畢生的積蓄,當資金從苦主的帳戶轉出之前,銀行從未聯繫過他們。我將盡我所能幫助他們,向涉案的銀行提交仲裁,希望能幫苦主挽回一些損失。但這是大衛對抗歌利亞,因為這家銀行就像一個巨人。」
林修榮還說,收到一名華人居民報料稱已前往關閉涉案銀行的賬戶,期間發現該銀行對於關閉賬戶的管理存在問題,因為通常關閉銀行賬戶都需要提供身份證及本人簽名,但當天櫃員只需要該居民提供借記卡和輸入密碼,就將其銀行賬戶上的餘額開出支票交給她了。
該居民認為,疏忽的管理也許是造成存款莫名遭提取的主要原因,該居民還稱當日見到多人在銀行辦理關閉帳戶手續。記者昨日走訪涉案銀行位於華埠的分行,發現並未出現擠提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