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俄烏之戰 鑑台海危機

(丘福隆 洛杉磯)

總體看來,俄烏之戰拖不過冬天;不止是因為屆時烏克蘭的軍備資源將近枯竭,而且是俄羅斯在冬季的貿易出口將大幅下降。猶有甚者,冬天來臨時能源、物價、糧食等所產生的壓力將非歐洲所能承受。屆時保不了暖怎麼活?能源價格太高怎麼做生意?糧食不夠吃時還會不造反嗎?確實,當下德法兩國人民,還有非歐盟的英國人民,已有激烈的抗爭,方興未艾。

以今天的財務狀況,美國不可能主動拿出錢來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對幹到底。前些時,美國提出「可以凍結數千億俄國美元資產以及用致命性金融武器制裁俄國經濟」的辦法,於是美歐領袖紛紛訪問基輔,表示願意拿出數百億美元購買軍備武器,支持烏克蘭與俄國死磕。爾後,有人提議「烏克蘭才是真正的苦主」,因此凍結與制裁所得的俄國資產應歸烏克蘭所有。豈知烏總統澤倫斯基竟然信以為真,他認為烏克蘭已提供戰爭場地與軍民性命,當然有權力要求提高十倍的軍火力量抗俄,以求勝算。沒想到,如此一來使美方變得無利可圖,成為只是出資挺戰的冤大頭。另方面,凍結資產與金融制裁,是技術性極高的操作,因為國際財源甚難釐清。因此,美國態度從此丕變。

至於俄烏停戰將以何名義,烏克蘭可能會避免使用「投降」這個字眼。誠然,「投降」被文人化士形容成「對國家民族尊嚴的極度羞辱行為」。然而史實並不完全支持這種觀點。以日本為例,1945年被投下兩顆原子彈後立刻無條件投降;20多年後躍登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醫學、科技、工業、文藝等各方面亦站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日本當年堅持不降,則續投20顆原子彈後的結果將是「日本從此消失」。同樣的,德國投降兩次,兩次翻身再起,又是一條好漢。當然,有些人對上述的投降論點完全無法接受,談都別談。但是,卻又有許多人希望對投降議題有更多的論述。

首先,讓我們把議題範圍限制在「戰後的投降」,以免議論失焦。換言之,戰敗投降並非文化藝術、精神道統、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總體投降,它不表示錯誤或承認理虧,僅只代表「軍事上現在我打不過你而已」。美國內戰末期李將軍代表南方向北方投降就有這種氛圍。

其次,軍事戰鬥有可能逾十八回合。第一回合勝利不一定是真贏;事實上反而有可能是悲劇的開始。以俄烏之戰為例,第一回合我們可將烏克蘭列為贏家,因為烏軍出其不意重創俄軍,頑強的抵抗使俄軍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然而進入第二回合後,氣長的俄軍憑其實力與深度攻下大部分烏東地區,進而以壓倒性的火炮優勢,在低傷亡的戰役下攻城略地,穩中求進。下一步還準備拿下敖德薩港等東南沿海地區,擴大戰果。

另方面,美國全力支烏抗俄的力度已有變化,從盡一切可能支持降為選擇性支持。其原因有四:(1)如本文開頭所述,美方已變得無利可圖。(2)美國的操作過頭,對俄羞辱交加且不留活路。(3)俄國有備而來,出其不意,以其能源戰略造成美國通膨壓力加速升高以及美元霸權發生動搖。(4)藉烏克蘭搞倒俄國的預期目前已不可能,美國與北約若繼續支持烏克蘭,頂多只能維持烏軍苟延殘喘,故挺烏意願與興趣都不大。

顯然,烏克蘭非因安全受到威脅而主動挑戰俄國,更不是在穩操勝算下教訓俄國。俄烏之戰是初估下符合美國利益的代理人戰爭,因此停損點由美國說了算。須知,美國生產力強時,美國人民相當和氣大方,對待弱勢國家民族頗具同理心。但生產力低下時,美國人民不肯調低生活水準以達新平衡點,反而運用選票轉移政權,促使新政權運用美軍與美元霸權以繼續維持原來生活水準。換言之,俄烏之戰的「遠因」出自美國人民,不是美國政府。

俄烏之戰的「近因」當然出自俄國總統普丁。普丁與德國前總理梅克爾能用德語或俄語交談,他們倆苦心經營合作無間地將歐俄結合為經濟與能源共榮體,並完成北溪二號天然氣輸送管道。無奈此舉完全違反美國利益,外加俄國經常扞格美元與軍事霸權,早令拜登總統惱怒異常。目前普丁一時還不好意思對敖德薩下手,一則怕吃相難看,再則時機尚未成熟。但無論如何,烏東的沿海風水寶地普丁應該不會放過。

說到這,難免使人聯想到台海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基本上,沒人能夠掌握關鍵性變數以做出可靠的預測,比較顯而易見的走向大致為:(1)當前台海沒有開戰的必要性與緊急性;但若一旦發生,法規依據應該是最近大陸發佈的「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作戰方式必定顛覆傳統性戰爭思維。地毯式轟炸應該不會發生,但太空訊息作戰、無人機機海戰術、貨幣戰爭、經濟杯葛等等均有可能。若大陸在台灣東部外海佈下兩批航母戰鬥群,則一千公里方圓內將看不到美國航母艦隊。(2)如果開戰後台灣能撐受住第一波攻擊,甚至足以宣稱第一回合獲得勝利,那麼多回合的戰役乃成必然。(3)第一回合後台灣島內大部分地區將斷水斷電逾月,勢所難免。(4)只要第一顆炮彈在台灣島上炸開,所有「會不會打與敢不敢打的議論」從此灰飛煙滅,民眾思維從此進入「如何逃避風險與規劃未來」等切身議題的全新考量。(5)大陸主攻,擦槍走火往往對大陸有利,應該避免。譬如,那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台灣海峽中線;過去台灣空軍強勢時隨時跨越,不當一回事;如今大陸空軍強勢,亦經常跨越西南角的中線。須知,西南角的中線離大陸近離台灣遠,不是真正的中線。因此,大陸軍機在此區域飛行並未真正跨越「中點線」。亦因此,若雙方軍機在此區域發生擦槍走火,國際輿論不利於台。(6)一般台灣人民習於安逸的生活,全球旅遊經驗豐富,若社會發生動盪,甚易造成流動洶湧的人潮與錢潮。這種潮流的移動速度與機動力,遠遠大於軍事力量的影響力。

台灣的人文、歷史、政經等包袱相當沉重糾結,大多數人民不希望改變現有生活方式。若不幸被迫進入戰爭狀態,無奈的台灣人民將有如「意外射入太空的飛船」,穿越時空隧道,漫步飄向不可控的未來。

兩岸政治領袖務必銘記在心,只要跨過那條紅線,不管步履大小,都將是推動中華民族歷史,走向不可逆的劇變作為。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