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裝箱船進出港口談不上「敏捷」或「快速」,空運的詞典裡則沒有「可負擔」這個詞。初創公司Boundary Layer正在研究一種電動水翼船,希望用靈活、快速裝載標準集裝箱船的高速船,來一點點改寫運輸篇章,目標是實現與傳統空運速度相當,而成本減半。
該公司籌集了480萬元,並且已經獲渡輪運營商9000萬元的220座電動客船預購訂單。Boundary Layer的執行長兼創始人科尼(Ed Kearney)告訴科技網站TechCrunch,這些早期的船隻是跳板,最終是希望通過高速氫動力集裝箱船進入價值1000億元的航空貨運市場。
科爾尼說,「我們向(初創孵化器)Y Combinator提出申請獲得接受,於是來到灣區,建造一艘可裝載一個集裝箱的水翼船。只有一些手提工具,沒有車間,沒有地方住,十周後,我們造出了這種水翼艇,花了15萬元,恰好是YC給的錢。」
當然,水翼艇的挑戰在於需要相當大的動能才能讓船體離開水面「飛行」,船越重就越難。
世界上最大的貨船一次可運輸約2萬4000個集裝箱,沒可能在水面飛速前進,這並非該公司的競爭對象
「(水翼)的物理學與飛機非常相似。如今,水翼上使用現代材料獲得的升阻比與傳統飛機上的升阻比大致相同。因此,相同質量的船起飛所需的功率也差不多。此外,所需要的推力大小與速度有關。」科爾尼解釋道,「一架飛機以500節的速度飛行,需要的功率是我們的12倍,我們的速度為40節。」
科爾尼續稱,該公司的願景不是取代傳統的海運。海運價格極低,世界大約90%的消費商品都是通過海運來運輸。「我們將製造集裝箱船,但不會與傳統的大集裝箱船競爭,而是取代空運。空運每公斤2-3元的運費非常高。」
Boundary Layer認為,高速和專門用於標準集裝箱令其具有競爭力,而且電動水翼船可實現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