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C推動美化唐人街成果再添一筆 「我們的秘密花園」在唐人街揭幕

一項由藝術家與華埠居民共同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計劃——「我們的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s We Shared)日前於波士頸華埠正式揭幕。包括波城黃氏宗親會婦女部主任黃周麗桃在內的多位嘉賓,以及數十位華埠居民共同出席,為華埠再添一處富含記憶與文化意義的藝術景觀。

此項目由藝術家陳可意(Ponnapa Prakkamakul)與來自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的「居民領袖培訓班」成員共同打造,並由Mel King Institute合作推動。壁畫藉由社區記憶、移民故事與公共空間的再創造,呈現華埠居民的情感連結、社區力量與對未來的期盼。

從訪談、故事到壁上花園

「我們的秘密花園」是一項典型的「居民驅動型公共藝術」計劃。在這次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陳可意深入訪談曾居住在納普街(Knapp Street)與周邊街區的多位前居民,包括Cynthia、Gwen與Jennie等。她們的故事成為壁畫的重要靈感來源。

位於波士頓唐人街納普街9號的建築物,過去曾是製衣工廠,如今則容納商業單位、社區組織與住宅。這棟建築本身便象徵著華埠長年以來在勞工、移民與歸屬感之間不斷變遷的歷史。這些作品以鮮明的色彩與細膩的筆觸呈現,彷彿在華埠密集的城市空間中,開出了一座屬於居民的「秘密花園」。

陳可意表示,她以受訪者的記憶為起點,將建築外牆想像成串聯「內外世界」的巨大布幔。在 RLA 現居華埠的居民共同參與下,壁畫最終形成多幅主題鮮明的藝術面板,包括:「團結」:反映移民群體面對挑戰時互相扶持的力量,「明天會更好」:象徵華埠居民對未來的希望與堅韌精神,「社區」:描繪跨世代居民在華埠的生活與連結,以及「家的感覺」:表達移民在異國城市中建立歸屬感的心路歷程。

美化社區成績有目共睹

作為此次計劃的核心推動者之一,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 自成立以來長期致力於改善華埠的居住環境、增強社區參與與推廣公共藝術。多年來,ACDC 不僅推動多處華埠建築立面美化,也舉辦大型藝術節、公共藝術展覽與居民共創項目,使華埠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同時,也持續注入新活力。

RLA「居民領袖培訓班」正是 ACDC 長年培養社區力量的重要成果之一。該計劃旨在協助居民培養領導能力,參與社區事務,並成為推動社區改善的關鍵角色。「我們的秘密花園」則是 RLA 將居民故事具象化的最新成果。

ACDC 表示,希望透過更多藝術參與項目,讓居民不僅能在華埠找到家,更能成為這個社區未來的守護者與設計者。在揭幕儀式中,不少居民談到看見壁畫時的感動。有人說,在鮮豔的布幔與圖案裡,看到了自己童年的街景與家人的身影;也有人表示,這幅壁畫提醒了大家「華埠並不是只屬於過去,而是屬於所有選擇在這裡生活的人」。

陳可意指出,她希望壁畫能讓居民在華埠「感到更像家」。她說:「這裡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感受到社區的韌性。希望未來大家看到這些畫面時,也能感受到同樣的力量。」主辦單位表示,此案的成功歸功於藝術家、居民、社區組織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充分展現了華埠社區齊心協力的精神。

「我們的秘密花園」不僅是一幅壁畫,更是一段關於移民歷史、集體記憶與社區力量的故事。隨著華埠面臨城市更新、住房壓力與文化變遷,ACDC 與居民希望透過公共藝術,提醒大眾——華埠仍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家園,而它的未來,將由居民的參與與故事繼續書寫下去。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藝術家在創作「我們的秘密花園」。 ACDC提供

揭幕儀式現場。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