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女兒」周末起北美首映

由候孝賢和張艾嘉擔任監製,張艾嘉、林嘉欣、劉奕兒共同主演,黃熙執導的電影「女兒的女兒」(Daughter’s Daughter),將於11月21日在曼合頓下城影院Metrograph北美首映。

「女兒的女兒」是於2024年上映的台灣電影,電影講述一位剛剛退休的母親在車禍中痛失愛女,面對女兒留下的冷凍胚胎的一連串心路歷程。

最初由侯孝賢導演引薦,張艾嘉接下了金艾霞一角,籌備六年,歷經疫情,來來回回才能拍成,最終導演黃熙透過《女兒的女兒》,讓觀眾看見女人一輩子最大的難題,即母性與自我間的掙扎。

故事講述2018年,生活在台灣、已花甲之年的金艾霞因跌倒受傷入院,患上失智症的母親和自小被棄養的長女Emma由紐約飛來台灣探望。

居於台灣的次女祖兒亦和同性伴侶家儀前來探病,三十多歲的祖兒這時才知道這個同母異父姊姊的存在。

2024年,祖兒和家儀到美國進行人工生殖,胚胎培育成功,但兩人不幸在當地因車禍去世。痛失愛女的金艾霞飛到美國處理次女的後事。由於處理祖兒所遺下之胚胎的事宜,金艾霞和自小被她遺棄的長女Emma 發生了衝突。面對母親的失智、次女的突然離世、長女對自己被棄養的質疑,以及對次女遺下胚胎的處理種種問題使金艾霞內心產生無盡的掙扎和苦惱、陷入崩潰邊緣。兩段母女關係的交錯與碰撞,使她不得不面對過往的陰影與深埋心底的傷痕。

本片在加拿大多倫多影展上大獲好評,同時入圍2024年金馬五項大獎,包括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最佳造型設計及原創電影歌曲入圍。

《女兒的女兒》透過溫潤的影像語言與情感深度,探問生命、親情與寬恕的可能,真摯動人,餘韻悠長。是當代華語影壇跨越種族及文化的美作。

身兼導演及編劇的黃熙,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畢業。旅居國外多年,返台後加入侯孝賢的電影公司,參與多部電影攝製。2017年首部執導長片《強尼.凱克》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並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獎,2022年執導影集《良辰吉時》獲金鐘獎迷你劇集獎等四項獎項。

黃熙的全新力作《女兒的女兒》,以沉靜內斂的敘事筆觸,細膩描繪跨世代創傷、母女情感與尋求寬恕的旅程。

《女兒的女兒》於11月21日起在下東城Metrograph影院公映,地址:7 Ludlow St, New York, NY 10002。於映詳情可查詢metrograph.com。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張艾嘉在「女兒的女兒」演技精湛,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