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現代車廠部分遭遣返工人回美

喬治亞州廠被拘留的韓國勞工在事發兩個多月後,部分人已返回工廠。路透社

位於喬治亞州的工廠在今年9月有300多名韓國籍勞工遭到拘留,隨後獲釋返韓。事隔2個月,有當地消息指,部分韓國勞工已持B1短期商務簽證回到喬治亞州工廠。

法新社及韓聯社報道,美當局在9月大規模搜查韓國現代汽車與LG在喬治亞州合資的工廠,拘留了475人,其中大部分為韓國人。

不過有業界消息人士透露,少數韓國勞工最近已返回喬治亞州的工廠,這些勞工似乎是工廠的分包商。喬治亞東南部聯合韓裔會會長林泰煥(音譯)表示,親眼看到9月遭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拘留的韓國籍勞工當中,有3人於上個月持B1簽證重新入境美國。他說:「他們雖然曾遭到拘留,但仍為完成工作而再次前往喬治亞州出差。」林泰煥指出,3名韓國勞工是使用既有核發的B1簽證入境美國,「機場入境程序沒有出現太大問題」。

不過據傳有部分曾遭拘留的韓國勞工因此事件造成心理陰影,不希望再次前往美國,甚至正在考慮對ICE提起訴訟。

此前,韓國外交部表示,兩國政府於9月30日在華盛頓舉行「商務訪問及簽證工作小組會議」。美方在會議中重申,韓國企業在對美投資過程中,為安裝海外採購設備、檢修、維修等活動,可以使用B-1簽證;同時也可以使用旅行授權電子系統從事同類活動。

另一方面,韓聯社消息稱,韓國產業通商部長官金正官和美國商務部長魯尼克14日簽署關於韓對美3500億美元投資項目的諒解備忘錄(MOU)。這距離兩國7月底對關稅事宜達成初步協定已過3個半月。

金正官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該投資項目由對韓美造船合作項目的1500億美元規模投資、2000億美元規模的投資兩部分組成。具體來看,1500億美元投資項目覆蓋韓企對美直接投資、擔保、船舶融資等。2000億美元投資項目則涉及造船、能源、半導體、藥品、關鍵礦產、AI和量子計算等多個領域。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