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爾大學7日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將恢復今年遭凍結的聯邦科研資金,並終止多個部門對校方歷時數月的調查。校方此前警告,資金停付已使研究中斷並可能引發裁員。
《紐約時報》報道,調查源於校園反猶太主義指控、招生歧視爭議及與以巴示威相關事件。政府今年4月表示擬凍結逾10億元研究經費,但校方一直無法理解該數字如何得出。9月底,康奈爾確認約2.5億撥款遭取消或未付,研究活動大受影響。
根據最新協議,康奈爾需支付3000萬元罰款,並再投入3000萬元於提升農業與耕作效率的項目,總額6000萬元,分3年履行。作為土地贈與大學,康奈爾長期以農業研究著稱,相關投資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及機械技術改善農業生產。
校長高利科夫(Michael Kotlikoff)發表聲明稱,資金凍結「擾亂尖端研究,打亂人生與事業」。他強調,協議載明聯邦政府不得以此干預學術內容或課程,並指校方未承認任何不當行為。協議還要求康奈爾向政府提供至2028年的匿名化招生數據,並按司法部要求為教職員提供歧視相關培訓。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康奈爾分會主席貝特曼(David A. Bateman)批評協議「違背原則」,形容罰款是「3000萬元賄款」,並對政府指定農業投資方向表示憂慮,但認為協議「沒有最初預期的那麼糟」。
康奈爾並非唯一與聯邦政府和解的學府。此前哥倫比亞大學答應支付2億元罰款;布朗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及維珍尼亞大學亦已達成協議,部分並無罰金。加州大學系統仍在談判中,司法部官員日前向法官表示,「沒有證據」顯示雙方接近達成協議。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