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反覆發作?研究揭示四大驚人元兇,18%感染竟來自……

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是困擾全球過半數女性的常見健康問題,影響生活品質。除了傳統認知的性行為與個人衛生因素外,最新研究與醫學觀察揭示了四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潛在元兇,包括日常飲食中可能受大腸桿菌(E. Coli)污染的肉類、騎自行車的習慣、特定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以及普遍存在的便秘問題。這些發現提醒大眾,預防尿道感染需要從更全面的生活方式與健康狀況進行檢視。

飲食中的隱形殺手:受污染肉品

許多人可能未曾想過,餐桌上的佳餚竟是尿道感染的來源之一。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一項新研究估計,高達18%的尿道感染病例,其源頭可追溯至受大腸桿菌污染的肉類,其中又以雞肉和火雞肉的風險最高。該研究的資深作者普萊斯(Lance B. Price)教授指出,這項發現將尿道感染從單純的個人健康議題,提升至公共食品安全的層面。儘管高溫烹煮能有效殺滅肉品中的細菌,但在處理生肉的過程中,大腸桿菌極易透過交叉污染,從砧板、刀具或未清潔乾淨的手轉移至其他食物或直接進入人體。為此,美國農業部(USDA)建議民眾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指南,包括勤洗手、生熟食砧板分離、確保肉類完全煮熟,並在使用後徹底消毒所有廚房用具與檯面,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

生活習慣與藥物副作用的關聯

令人意外的是,規律的運動習慣和必要的藥物治療也可能成為尿道感染的誘因。一項針對超過三千名女性的調查顯示,女性自行車愛好者罹患尿道感染的機率顯著高於非騎行者。雖然確切機制尚待釐清,但專家推測可能與女性生理結構、騎行時車座的長時間摩擦,以及穿著緊身不透氣的車褲有關。建議騎行者在運動前後補充足夠水分,並在騎行結束後盡快更換乾爽衣物,以保持私密處的清潔與乾燥。此外,某些常用於治療憂鬱症的藥物,特別是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和三環抗憂鬱藥(TCAs),其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導致尿滯留。當尿液無法完全排空,長時間滯留在膀胱內,便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從而顯著增加尿道感染的風險。

腸道健康與泌尿系統的密切關係

腸道與泌尿系統的健康息息相關,一項今年發布的研究證實,5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便秘與尿道感染存在強烈的正相關。其背後可能的生理機制是,便秘時腹部壓力增加,可能導致骨盆底肌肉不自主地持續收縮,進而影響膀胱的正常排空功能,造成尿滯留。為此,積極處理便秘問題不僅有助於腸道健康,也是預防尿道感染的重要一環。專家建議,可以透過增加飲食中高纖維食物(如蔬果、全穀類)的攝取、確保每日飲用足夠的水分,以及維持規律的體育鍛煉來促進腸道蠕動,從根本上減少因便秘引發的泌尿系統問題。

常見問答Q&A

問:徹底煮熟肉類就能完全避免由食物引起的尿道炎風險嗎?
答:不完全是。雖然徹底煮熟可以殺死肉中的大腸桿菌,但最大的風險來自於處理生肉過程中的交叉污染。如果您的手、砧板、刀具或其他廚房表面接觸了生肉後沒有徹底清潔,細菌仍可能污染其他即食食物或透過您的手進入體內。因此,嚴格的廚房衛生至關重要。

問:我是自行車愛好者,該如何有效預防尿道炎?
答:建議您在騎行前、中、後都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以幫助沖刷泌尿道。選擇透氣性好的專業騎行服,避免長時間穿著緊身濕熱的衣物。騎行結束後應盡快淋浴並更換乾淨的內衣褲。如果問題持續,可以考慮調整自行車座墊的角度或選擇更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

問:服用抗憂鬱藥物期間,如果出現尿道炎該怎麼辦?
答:如果您懷疑尿道感染與正在服用的抗憂鬱藥物有關,切勿自行停藥。應立即諮詢您的醫生,告知您的症狀。醫生可能會建議您增加飲水量、注意個人衛生,並可能會開立抗生素來治療感染。同時,醫生也會評估您的藥物方案,看是否有調整的必要。

來源:New York Post

封面來源:Adobe Stock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