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隨著技術演進,英偉達(Nvidia)旗下最先進的人工智能Blackwell芯片,未來或可銷售至中國,引發外界關注。此言被視為華盛頓對芯片出口政策可能鬆動的訊號。他還透露,美中元首明年將會更多會晤,可能至少有4次。
貝森特4日接受美國CNBC專訪時透露,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年將會互訪,他們亦可能在11月於深圳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12月在佛羅里達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見面,形容中美關係正回到「更穩定的軌道」,在高科技競爭之外仍保有溝通空間。
貝森特表示,科技更新速度極快,英偉達的新一代芯片可能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被更新產品取代,「屆時Blackwell的技術層級將下降至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級」,那時或可允許出口中國。他強調,這並非意味華盛頓正在進行談判,而是「技術自然演進的結果」。
此番言論被外界解讀為呼應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早前的要求。黃仁勳上周在韓國釜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企業峰會時表示,希望美方允許Blackwell芯片重返中國市場。路透社報道,自8月以來,關於特朗普會否允許向中國出口簡化版Blackwell芯片,一直備受關注。當時他曾暗示,可能會允許此類銷售。
不過,當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對於最先進的Blackwell芯片,美國目前沒有興趣將其出售給中國。此番言論與特朗普早前的表態相呼應。當時他宣布,英偉達生產的最先進芯片,將只供美國公司使用,不會出口到中國和其他國家。
《華爾街日報》同日引述現任和前任美國政府官員報道,特朗普本來打算與習近平在韓國會面時,討論Blackwell重返中國市場的議題,但遭國務卿魯比奧、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內的高級官員反對,指有關銷售將威脅國家安全。其後特朗普決定不在10月30日與習近平的會晤中討論有關議題。
與此同時,《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已加強支持,以促進本土芯片產業的發展,與美國展開競爭,為此,北京擴大了對國內一些大型數據中心的補貼,將他們的能源費用減半,希望藉此鼓勵中國科技公司使用本土芯片,降低對英偉達的依賴。
知情人士透露,甘肅、貴州、內蒙古等數據中心建設密集的省份地方政府已做出回應,提供補貼,將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費調降高達50%,但前提是數據中心要用國產芯片。知情人士表示,使用英偉達等芯片的數據中心則不符合補貼條件。有專家稱,以相同的運算能力來看,使用中國芯片所需的電力要比英偉達H20高出約30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