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稱阿聯酋曾向華為轉讓技術

美國情報機構2022年獲得的情報顯示,阿聯酋向華為提供了一項技術。美國方面認為中國利用這項技術延長了空對空導彈的射程,從而使中國戰機在與美國戰機的對抗中獲得優勢。

根據6名了解拜登政府期間收集情報的人士透露,這項疑似由阿聯酋人工智能旗艦企業G42轉交給中國的技術,被用於升級戰鬥機發射的遠端導彈。其中兩人表示,這項技術被轉交給了華為,中國用在了PL-15和PL-17型號導彈上。

G42的股東包括微軟、Silver Lake以及阿聯酋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G42否認美國方面的情報,堅稱這一「虛假且具有誹謗性質的指控」來自「動機和意圖可疑的消息來源」。

儘管很多美國情報和安全官員對G42與中國之間的情況表示擔憂,但也有一些官員持較為審慎的態度。部分官員還就G42是否知道這項技術會被用於支援解放軍產生了分歧。

但另有六名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情報機構偵測到更多證據,顯示阿聯酋這個在中東對美國至關重要的盟友,似乎正日益向中國靠攏。「一切情報都在亮紅燈,」一名前美國官員表示,「G42和阿聯酋正逐漸進入中國的軌道。」

這項情報曾在拜登政府內部引發激烈辯論,討論是否應該在阿聯酋同意停止與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合作的前提下,加強與其在AI領域的合作。

阿聯酋是美國在中東設有軍事基地的國家,也是美國的主要投資方,與華盛頓的關係持續幾十年保持緊密。但在拜登政府時期,這種關係開始出現緊張,原因是華盛頓對也門胡塞武裝襲擊阿布扎比的反應較為冷淡,令阿布扎比感到不滿。

G42具體向中國分享的技術尚不清楚。G42由阿聯酋國家安全顧問塔赫農.本.紮耶德.納哈揚擔任董事長,業務已拓展至地理空間、航空和衛星技術。兩位知情人士表示,這項技術涉及優化導彈飛行的軟件。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項技術轉移違反法律,英國《金融時報》也無法確認G42是否知曉技術被用於軍事用途。

美國官員認為,這項可能具有雙重用途的技術被分享給華為後,將使中國戰機在未來與美軍對峙時有更長的瞄準時間,從而擴大解放軍的優勢。

「在2010年代,中國國防工業集中精力打造並交付空對空導彈,包括PL-15和PL-17,在射程和先進導引技術方面超過了美國同類導彈。」一名前中情局中國軍事事務專家表示。

多名消息人士稱,2023年初,白宮曾考慮將G42列入「實體清單」,一旦列入,美國公司將難以向其出售技術。

對此,G42表示,2023年10月已終止與華為的所有合作。例如,阿聯酋同意將華為技術從其資料中心中移除。2023年底,在與美國官員歷經數月的激烈磋商後,G42宣布將切斷與中國企業的聯繫,轉而專注於與美國的AI合作。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