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青藏高原的寒風拂過波士頓港灣,一場跨越時空與文化的對話,即將在這座新英格蘭的學術與藝術重鎮上演。11月1日至2日,中國高端羊絨品牌沙涓(Sandriver)將把其「在地·共生」氆氌全球發佈秀帶到波士頓,這不僅是一場時尚盛宴,更是一場關於非遺工藝、可持續設計與文化自信的全球對話。
Sandriver沙涓誕生於中國羊絨之都內蒙古,以極致工藝與可持續理念聞名國際。品牌創辦人郭秀玲認為,非遺不應只是被陳列於博物館的文化符號,而應走入現代生活,成為人們可穿、可感、可傳承的藝術。這場以西藏氆氌為靈魂、以民族融合為語言的系列設計,即將登陸波士頓,讓世界在這座以創新與多元聞名的城市中,看見中國手工藝的當代力量。
打破邊界的藝術創造
沙涓在設計中融合了西藏氆氌織造、雲南哈尼族刺繡、普洱傣族織錦、內蒙古氈藝 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這些來自不同地域與民族的工藝,經過品牌的創新轉化,呈現出既具立體質感又蘊含文化深度的作品。
在「香風氆氌系列」中,滑雪服飾以氆氌搭配哈尼族刺繡,呈現雪域與山林的視覺對話;而高級時裝線中,藏毯卡墊織造與平織工藝相結合,讓傳統紋樣在流暢的現代剪裁中重生。郭秀玲曾在雲南村寨調研時發現,許多傳統刺繡與織造技藝雖精美絕倫,卻長期停留於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難以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為此,沙涓研發團隊耗時近一年,突破傳統技術限制,建立全新的編織規則,並開發輔助設備,使紅氈的生產從純手工邁向半機械化。這份創新精神讓中國手工藝登上世界舞台——一條融合氆氌與雲南織錦的羊絨毯,如今已在美國高端百貨Neiman Marcus上架,售價高達 2.68萬美元。
從牧場到國際市場的可持續鏈條
與眾多只專注於設計與銷售的時尚品牌不同,沙涓建立起從原料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模式。第一產業:在內蒙古、西藏、青海等海拔超4000米地區設立育種基地,確保羊絨品質;第二產業:於上海建立全球首座「零廢料羊絨工廠」;第三產業:透過全球高端零售與酒店合作,實現品牌價值最大化。
為讓非遺技藝能長久傳承,沙涓於上海設立「氆氌學院」,系統培養來自西藏、雲南、新疆等地的工藝傳承者。這不僅提供在地就業機會,更通過技能傳承,為地方經濟注入持續動能。
在西藏,沙涓支持的「格桑手工工坊」年產值已達1200萬元,帶動周邊村落人均增收70%。工坊還特別聘用多名殘障女性,讓她們以雙手織就屬於自己的尊嚴與未來。此外,沙涓建成的「西藏氆氌研發中心」也成為跨界學習的熱點。中心監測上萬隻山羊絨毛數據,為制定全國首個氆氌服飾企業標準提供了科學依據。
波士頓啟幕:氆氌與世界的對話
Sandriver沙涓已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作為唯一入駐LVMH旗下頂級百貨「樂蓬馬歇」的中國品牌,沙涓的產品遍佈全球20多個國家,同時也是安縵、瑰麗等頂級酒店套房的標配品牌。在全球貿易環境波動與關稅調整的背景下,沙涓堅守「文化核心」的品牌戰略。當許多品牌選擇觀望時,沙涓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與工藝實力,反而獲得了更大的國際舞台。
波士頓,作為美國最具文化厚度與創新精神的城市之一,正成為沙涓全球布局的關鍵節點。此次「在地·共生」全球發佈秀,將在波士頓的藝術空間舉辦,融合時尚走秀、工藝展覽與文化講座,向全球觀眾展現中國非遺的當代魅力。
沙涓團隊表示:「我們希望世界看到的,不僅是中國手工藝的美,更是背後『人與土地、傳統與未來、產業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這場秀不僅是品牌的里程碑,更是中國文化在國際時尚界的一次深度發聲。從青藏高原到波士頓港灣,Sandriver沙涓走過的每一步都在書寫著中國品牌的全球敘事。它不僅是一個奢侈品牌的崛起,更是一場民族工藝復興的運動。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沙涓模特。檔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