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運動醫道│脊柱側彎治療因人而異

其實任何病都因各人情況、性別、年紀、工作等等,都有不同的醫療顧慮,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最具代表性,在青春期間容易惡化,脊柱在發育完成後又變得穩定,所以其治療方法因不同的因素而有大分別,包括年齡、性別、側彎角度、脊柱側彎位置、月經/青春期狀態、有沒有其他相關的問題和症狀,例如書包大小和背的方法、寫字姿勢、甚麼運動、長短腳、背痛或呼吸急促等。

女性發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而且發育時期,側彎影響骨骼生長速度和角度,自然產生長久性的傷患和變型,因此,發育期間患者更應加強運動並需接受定期檢查以監測脊柱側彎的惡化程度。如果側彎角度有增無減,必定要看看是否治療方案是否不足或是有其他病患問題,及早對症治療。

成年人脊椎側彎,多數因背痛而發現,累積時間較長,脊椎椎體及椎間盤多產生變形、韌帶及肌肉也會產生拉扯或緊縮,產生背痛甚致坐骨神經痛,所以在矯正時還要治療這些關節退化等問題。如果彎曲的脊椎壓着周圍的神經,可能出現神經壓逼的症狀,矯正治療可能更要小心設計,因為可能令神經更受刺激。

所以成年人的脊椎側彎治療要從兩個方面作分析,一個是改變姿勢外觀的結構性問題、一個是進行疼痛緩解使其可執行日常側彎的拉伸治療方案,從而減少生活影響的程度,而且要盡量分析側彎和疼痛的關係,誰是主兇?例如左腰的傷痛令身體負重偏側向右腰而成脊椎側彎?或是因某些原因例如姿勢而產生側彎,因此令脊椎勞損性受傷而疼痛?原則上年齡越輕脊椎勞損退化問題越少,矯正為主,年齡越大便更多明顯退化、疼痛而且活動受限,治療上則以減輕疼痛為先。

脊椎側彎女性較易發生,因女生較早進入青春期,同時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與脊柱生長板和椎旁肌的代謝密切相關,因而導致女性發病率顯著高於男性,而且有家族史的女性側彎風險更會以倍數增加。女性在停經後更加要注意骨質疏鬆問題,小心定期檢查,及早求醫予以適當治理。

郭志堅
澳洲運動創傷物理治療專科文憑,前港足、亞奧運港隊隊醫,廣州中醫藥大學骨傷科學博士
查詢:[email protected]

即時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