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人工智能(AI)產業最熱門的產品是可編寫電腦程式的聊天機器人,有人稱之為「氛圍編碼」(vibe-coding),目的是由AI編碼助理處理繁重工作,讓真人軟件開發人員有時間實現其偉大想法時。不過也有些人並不喜歡這種叫法。毫無疑問的是,這些工具在AI主要公司爭相競賽之時,改變不少科技業員工的工作體驗。
AI公司Anthropic Claude Code部門專案經理Cat Wu吳氏指出,這種聊天機器人讓「你不再糾結文法細節,不需再查看每一項程式碼,而是嘗試傳達你想實現的更高次層目標」。
但她補充,「氛圍編碼」並非她會用的詞彙,「我們肯定想要更清晰的表達,最終責任還是落在工程師手上」。
Anthropic於29日推出了其旗艦產品Claude聊天機器人最新版本,將Claude Sonnet 4.5提升為「全球最佳編碼和進行其他複雜任務的模型」。
聊天機器人Claude、ChatGPT和谷歌Gemini背後的大型自然語言模型能做的事很多,如幫忙寫作業和規劃膳食等,科技顧問公司顧能(Gartner)分析師沃爾許(Philip Walsh)指出,大多數企業最常用例子是編碼和軟件工程,因此AI公同普遍認為編碼才是AI最吸引的地方。
沃爾許認為,Anthropic產品獲軟件開發人員的青睞,但在迅速成長和整合的當前市場,它並非唯一選擇。
有些AI編碼助理會自動完成真人程式設計師正在編寫的程式碼,與電郵或文字簡訊提供下一句建議的自動修正功能差不多。像AI代理人一類的更先進工具獲得更多自主權,存取電腦系統以自行辦事。
Anthropic稱,Claude Sonnet 4.5測試期間,花了30小時自動完成倫敦一家新創公司iGent一項專案。Anthropic本月稍早一份消費者使用報告中提到,使用Claude的最多用途是編碼,佔受訪者的39%。
相較之下,OpenAI指寫作是ChatGPT最常見的任務,編碼和自我表達則比較「小眾」。但OpenAI正尋求迎頭趕上,本月推出GPT-5-Codex,聲稱可在複雜的編碼任務上工作更長時間。
沃爾許表示,顧能的看法是AI將不會取代軟件工程師,實際上需要更多人才來完成編碼工作。美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