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超級颱風,竟成為了另一道照妖鏡。有否發現,社會越富裕,人反而越吝嗇越小心眼,而且不懂感恩,以為世界要圍著你們轉,甚至一切都係理所當然,少見港人向城中謹守崗位的一眾人員致敬,稍有小瑕疵卻即被無限放大,急不及待搵出氣袋。風來了,天文台下午兩點幾升級改掛八號風球,即群起大鬧天文台點解唔早 掛,搞到打工仔返半日工,天一半地一半,時間點「玩謝市民」,最初幾粒鐘還要嫌颱風樺加沙冇料到,好想反問,難道真係要打到 才叫你急急腳撤退,狼狽地回家嗎?
畀多幾粒鐘你返屋企做好防風措施還嫌三嫌四,冇人欣賞;風過了,又蜂擁上天文台面書批評太快轉八號,搞到打工仔女忽然要返工。半句唔該多謝都冇,卻爭相登上社媒扮判官,不時更掀起罵戰。
退一步想,大家彷彿都失了焦,且錯了重點,難道香港天文台的使命,係要兼顧睇住大家面色,才決定下一步行動?平時發黑雨警告已打亂部分打工族返工安排的如意算盤,惹來不少爭議甚至罵戰,磨心又係天文台。
重溫天文台的抱負、使命和信念,當中信念以「SCIENCE」概括(Serve竭誠服務、Care用心關懷、Innovate靈活創新、Enthuse熱誠不懈、Nurture培育傳承、Collaborate群策群力、Excel追求卓越)。氣象風雲色變,天文台在服務廣大市民之同時,亦為航空、航海,以及工業及工程範疇提供實時天氣資訊。究竟香港天文台的工作係睇天色做分析?抑或係睇呢班判官的面色和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