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在成功擋下美國司法部對其搜尋壟斷的攻擊後,谷歌(Google)再度面臨拆分帝國的威脅,這次焦點放在其數位廣告業務的濫用行為。週一於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卓市聯邦法院開庭的審理,聚焦於美國地方法官布林克瑪(Leonie Brinkema)早前裁定谷歌數位廣告技術的部分業務構成非法壟斷的行為。法官認定,谷歌多年來壓制競爭,損害仰賴其廣告系統維生的網路出版商。
《美聯社》報道,接下來兩週,谷歌與司法部將在法庭上陳述證據,進行「補救方案」審理,最後由布林克瑪裁定如何恢復公平市場秩序。司法部反壟斷司的茱莉亞伍德(Julia Tarver Wood)在開庭陳述中指出:「補救的目的就是採取必要措施恢復競爭。」她批評谷歌操縱市場,違背自由市場原則,「作弊的手段藏在電腦程式碼和演算法之中。」

加州山景城Google園區大樓上懸掛著標誌。美聯社
谷歌律師凱倫鄧恩(Karen Dunn)則反駁,稱政府提出的補救措施「魯莽且激進」,意圖將谷歌完全排除在市場之外。無論判決結果如何,谷歌表示將上訴先前的壟斷裁定,但須待補救方案確定後方能提出。
這宗於2023年拜登政府時期提起的訴訟,威脅到谷歌耗費17年打造的龐大廣告網絡。數位廣告占谷歌母公司Alphabet年度3050億美元服務營收的大部分,也是支撐成千上萬網站生存的命脈。若司法部勝訴,布林克瑪可能下令谷歌出售部分廣告技術,谷歌律師警告此舉將「引發干擾並損害」消費者及網路生態。司法部則堅稱,拆分是最快、最有效破除多年壟斷和扼殺創新的方式。
谷歌則主張,已對旗下「Ad Manager」系統進行足夠改革,包括提供更多選項和價格方案,以解決法官指出的問題。
這場官司與谷歌近期面對的另一場搜尋壟斷案如出一轍。今年稍早另一名聯邦法官梅赫塔(Amit Mehta)裁定谷歌搜尋引擎為非法壟斷,並舉行補救聽證。當時司法部曾提議迫使谷歌出售熱門的Chrome瀏覽器,但梅赫塔認為搜尋市場正被AI技術重塑,最後僅下達相對溫和的整改措施。儘管谷歌並不同意所有裁決內容,此結果被普遍視為輕罰,推動Alphabet股價創新高,市值突破3兆美元,自4月布林克瑪認定谷歌壟斷以來市值已增加逾1兆。
布林克瑪已要求雙方在此次審理中說明梅赫塔的決定是否影響廣告技術案件。谷歌律師則在文件中辯稱,對手如Meta運用的AI技術已改變廣告市場運作模式,司法部的「激進」方案已不合時宜。谷歌主張司法部正「為已被科技和市場變革淘汰的過去而戰」。
–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