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強颱風樺加沙預計周三(24日)直撲香港,影響力媲美2017年「天鴿」和2018年「山竹」,天文台料屆時會吹10級暴風,離岸及高地更達12級颶風。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樺加沙,市民紛紛採取防風措施,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在玻璃窗上貼膠紙。然而,貼膠紙的實際成效意見兩極,部分人認為或多或少能起到防風作用,但也有人指出,貼膠紙可能產生反效果,從而增加窗戶受損風險。
《星島頭條》就這個熱門議題向專業人士查詢,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兼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表示,貼膠紙的目的不在防風,而是避免窗戶破裂時砰片四散;香港樓宇安全學會會長何鉅業則稱,香港近代樓宇足以抵擋短暫的颶風影響,加上建築用上鋼化玻璃,在破損時會形成小顆粒,一般不會出現利邊或大塊玻璃碎片,割傷身體的風險已經較低,就算加上膠紙亦沒太大保護作用。





黃錦輝:貼膠紙讓窗戶「跌得更完整」
針對颱風季節市民在玻璃窗上貼膠紙的行為,本身是工程師的黃錦輝表示,此舉目的並非為了加固窗戶,而是避免玻璃嚴重碎裂時四處飛濺。他指出,窗戶碎裂通常是因為受到石頭或樹木碎片撞擊,貼上膠紙能有效避免窗戶碎裂後散開,減少對人造成的傷害。他又「教路」貼膠紙時須鞏固及保護中心點,因此建議貼成交叉或十字型,並提醒膠紙需要貼出窗框,從而減少窗戶掉落的可能性,讓窗戶「跌得更完整」。
何鉅業:鋼化玻璃貼膠紙沒太大保護作用
香港樓宇安全學會會長、測量師何鉅業表示,如果貼上去的膠膜屬於專門用作強化玻璃表面的膠膜,是可以稍為加強玻璃的抗風能力,但大部分市民只用一些普通的兩吋闊膠紙以「X」方向或米字型貼在玻璃上,對強化玻璃表面抗風能力應不會有明顯作用。他又提到,近年大廈大塊鋁窗或玻璃幕牆,都用鋼化玻璃作為材料,在破損時會形成小顆粒,一般不會出現利邊或大塊玻璃碎片,割傷身體的風險已經較低,就算加上膠紙亦沒太大保護作用。
不過,由於早期樓宇的玻璃窗可能並不是安裝鋼化玻璃,而只是傳統的沒有強化的玻璃片,貼上膠紙雖然未必可防止玻璃破裂,或許可減低玻璃碎片散落的風險。
他又指,在風力荷載上近代香港樓宇足以抵擋短暫颶風,整體樓宇結構一般來說不會有太大問題,就算有高層大廈出現有限度移動,亦應該在風力荷載範圍內。他又提醒市民,當颶風或大雨出現時要重點留意外牆飾面,如批盪或瓷磚,甚或近年常見的石材及金屬裝飾扣板的穩固性,保證樓宇窗戶和平台、天台上自行加建的搭建物,不會因老化及失修而在強風吹襲下破損或局部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