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科克槍擊案嫌犯落網 特朗普:我們抓到他了

本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五(12日)凌晨宣布,查理科克(Charlie Kirk)遭暗殺案的嫌疑人已被其父親舉報,嫌犯確定為來自猶他州、22歲的泰勒羅賓遜(Tyler Robinson),形容他是「充滿仇恨」的人。

特朗普在福斯新聞頻道「Fox & Friends」早間直播節目上表示:「我想我們已經高度確定抓到他了。」他說就在早上8時受訪前幾分鐘才聽到消息。「有人非常接近他,將他舉報出來。」總統透露,舉報人正是嫌犯的父親,透過「一名與執法單位有關的牧師」傳遞訊息。特朗普強調:「我希望他被判有罪,也希望他被判死刑。他殺了查理科克,科克是最好的人,他不應該遭此厄運。」

來自猶他州、22歲的泰勒羅賓遜(Tyler Robinson)被認定為槍嫌。臉書

雖然特朗普當時未公開嫌犯姓名,但稍後《紐約郵報》證實此人為羅賓遜。猶他州州長史賓塞考克斯(Spencer Cox)宣布嫌犯已於週四晚10時被捕,距離科克遇害僅33小時。羅賓遜由家人舉報,家人形容他「充滿仇恨」,並向父親坦承自己是兇手。考克斯透露,現場還發現子彈上刻有「嘿,法西斯!接招吧!」字樣。

泰勒羅賓遜(Tyler Robinson,中)。臉書

調查顯示,嫌犯從距離大學Losee中心帳篷約200碼外的高處開了一槍。目擊者最初描述他身穿牛仔褲、黑襯衫和黑色背心,手持長槍蹲在圖書館東側屋頂上。

科克是保守派團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共同創辦人、兩個孩子的父親,當時正在校園戶外活動回答關於跨性別人士大規模槍擊案的問題時,被單發子彈擊中。現場影片顯示,他猛然後仰、捂住脖子,隨即引發數千名觀眾驚慌尖叫。特朗普表示,他沒有看影片,「我聽說過細節……我不想那樣記住查理。」

猶他郡警長邁克史密斯(Mike Smith)稱,這是一項「龐大、複雜且極為迅速推進的調查」,也形容這個調查「非常耗人心力」,並感謝各方高度合作與民眾支援。他表示,執法單位與科克家人需要禱告與支持,「我們獲得了極大的回應,謝謝你們。」

當局描述,子彈上的刻字顯示嫌犯泰勒羅賓遜(Tyler Robinson)深受網路次文化影響,內容甚至提及「反法西斯運動」(Antifa)。

調查人員指出,一枚已擊發的彈殼刻有「notices bulges OwO what’s this?」字樣,這是一種網路流行的「複製文」(copypasta),常被網友重複貼出用以戲弄他人。

另一枚未擊發的彈殼刻著「Hey fascist! Catch!」以及三個向下箭頭,這是反法西斯運動常用的象徵符號。

第二枚彈殼刻有義大利歌曲《Bella Ciao》的歌詞,該曲是紀念二戰時期對抗納粹德國的義大利游擊隊。

第三枚未擊發的彈殼刻著「If you read this, you are gay lmao」(如果你讀到這句話,你是同性戀,哈哈),同樣帶有網路惡搞嘲諷意味。

Antifa是一個鬆散結合的極左派行動者網絡,過去十年活躍於美國各地的街頭抗議與其他活動,常反對特朗普的政策及極右團體。

在稍早舉行的記者會上,聯邦調查局局長卡什帕特爾公布了泰勒羅賓遜(Tyler Robinson)落網前的一連串時間軸。

帕特爾表示,調查人員在33小時內取得了「史無前例的進展」。

‧當地時間9月10日(週三)12時23分,查理科克(Charlie Kirk)遭槍擊。
‧16分鐘內,第一批探員於12時39分抵達並封鎖現場。
‧FBI「立即出動固定翼飛機」運送特種人員與證物。
‧11日當地時間10時,FBI公布首批嫌犯照片。
‧11日當地時間10時45分,FBI宣布懸賞10萬美元。
‧帕特爾於17時30分抵達現場。
‧11日20時,由州長主持記者會並公布嫌犯影像與影片。
‧11日22時,嫌犯被逮捕到案。

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