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大陸架自古以來就藏著一個秘密。在美國東北部外海的海底之下,蘊藏著龐大的淡水儲備。全球首次系統性鑽探海底淡水的探險行動,已成功採集數千份淡水樣本。
由美國等十餘國共同投入2500萬元的「501號探勘計劃」,在距離海岸20至30哩處鑽探,發現這片淡水儲藏區,據信從新澤西州跨越至緬因州。這僅是全球淺層鹹水下眾多潛在的淡水儲藏庫之一,未來或可開採以解地球日益加劇的乾渴。
美聯社記者上月搭乘補給船從麻省出發,歷經7小時航程抵達鑽探平台實地採訪,海底淡水的潛力巨大,開採難度與控制權爭奪同樣艱鉅。
然而需求迫在眉睫。聯合國指出,短短五年內全球淡水需求將超出供應量40%。其中快速增長的部分來自驅動AI和雲計算的數據中心。
近50年前,美國政府一艘在東海岸外海探勘礦物與碳氫化合物的船隻,為探查海底資源而鑽探廣闊海域。結果在多個鑽孔中接連發現淡水或淡化的海水。此發現引發關注,但數年後才串聯起關鍵線索。2015年一項突破性研究運用電磁技術,遠距繪製出含水層等深線,並初步估算鹽度,證實了「龐大近海含水層系統」的存在,為十年後的「501號勘探計劃」奠定了基礎。
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歐洲海洋研究鑽探聯盟支持下,501號勘探計劃在羅伯特升降平台上晝夜不停地進行了三個多月,把三根巨大的柱子降至海底,鑽探深度高達1289呎。
最初,在三個鑽探點中的第一個發現的樣本顯示鹽度僅為千分之四,遠遠低於海洋的平均含鹽量千分之三十五,但仍然達不到千分之一的美國淡水標準。但最終發現水中的含鹽量為千分之一,有些甚至更低。
理論上這種水足以安全飲用,但科學家們還需要進行數月的分析和測試,並弄清楚其來源和年齡,以判斷此水是否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人類可否負責任地使用它。美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