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潑冷水:AI採用趨勢正在放緩

高盛報告顯示,儘管AI資本支出仍在加速,但美國企業第三季度AI採用率的增長速度正在放緩,使用比例僅從上季度的9.2%小幅上升至9.7%。更嚴峻的信號是,大型企業的AI採用率已呈現下降趨勢。 此前引發市場震動的麻省理工學院報告指出,高達95%的企業未能從其生成式AI投資中獲得任何回報。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當超級巨頭們仍在向AI硬體領域投入數千億美元的鉅資時,來自高盛、阿波羅和MIT的最新資料卻共同揭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企業端的AI採用正在減速,大型企業的採用率甚至出現下滑。

據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9月8日發布的報告,儘管AI硬體投資仍在加速,但美國企業的AI採用增速已在第三季度放緩。

資料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使用AI的美國公司比例僅從第二季度的9.2%小幅上升至9.7%。雖然仍在增長,但增長率已經放緩。這與AI基礎設施領域的火熱投資形成了鮮明對比,報告指出,超級巨頭們已投入數千億美元用於AI資料中心建設,這些巨額資本支出迫切需要證明其投資回報。

報告還顯示,金融和房地產等行業的AI採用率增幅最大,而教育服務業則出現了下滑。

在勞動力市場方面,高盛認為影響仍然「溫和」,但技術、設計和客戶服務等領域的崗位替代現象已經出現。自上次更新以來,因AI導致的裁員影響了10375名工人。

比高盛報告揭示的「增速放緩」更引人擔憂的是,大型企業的AI採用率可能已經見頂回落。

華爾街見聞寫道,據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的分析,大型企業的AI採用正在減速。該分析基於美國普查局對120萬家企業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僱傭250名以上員工的企業,其AI採用率呈現出下降趨勢。

這一趨勢可能預示著,在經歷了初期的熱情嘗試後,大型企業正進入「技術幻滅期」,開始重新評估AI工具的實際價值和整合挑戰。

企業AI採用遇阻的根本原因,或許可以在早前引發市場暴跌的MIT報告中找到答案。一份題為《生成式AI鴻溝:2025年商業AI現狀》的報告發現,高達95%的企業從其生成式AI投資中獲得的回報為零。

報告主要作者Aditya Challapally指出,問題核心並非AI模型本身,而是企業內部存在「學習差距」和整合策略缺陷。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