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在烏克蘭難民伊琳娜扎魯茨卡(Iryna Zarutska)於北卡羅來納州通勤火車上遇害後,涉案嫌犯德卡洛斯布朗(Decarlos Brown Jr.)被捕,並迅速送往州立精神醫院接受評估。這與他今年一月因輕罪被捕時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布朗告訴警方,他曾被灌入一種人造物質,會控制他何時吃飯、說話或行走,但法院花了六個多月才下令進行精神鑑定。
《美聯社》報道,美國司法部本週二(9日)對34歲的布朗提出指控,罪名是上月在大眾運輸系統上造成死亡,他涉嫌殺害23歲的扎魯茨卡。此案已成為白宮用來凸顯民主黨執政城市暴力犯罪問題的新焦點。

烏克蘭難民伊琳娜扎魯茨卡(Iryna Zarutska,右下戴黑帽)於北卡羅來納州通勤火車上遇害。美聯社
專家指出,布朗的一月案件只是其犯罪歷史中多次錯失干預機會之一。根據法院紀錄,他已在司法系統裡打轉十多年。前紐約市警局部門主管、現任芝加哥大學犯罪實驗室「警政領導學院」講師肯尼斯科里(Kenneth Corey)說:「我認為這裡有多重失敗的機會,無論是在精神健康領域還是司法系統。」
法院文件顯示,布朗早在2014年就因重犯持有槍械被起訴。這一罪名有時可讓聯邦檢察官介入,並施加更嚴厲刑罰。但當時聯邦未接手,州檢方則以撤銷該罪名換取布朗承認持致命武器搶劫罪。司法部的最新起訴,則是他首次面臨聯邦指控。布朗目前在州法院也面臨一級謀殺罪,記錄顯示他被捕一週後已被送往州立精神醫院,以評估是否具備受審能力。無論聯邦或州層級的指控,都可能判處死刑。
調查影片顯示,8月22日,扎魯茨卡登上輕軌列車後,坐在布朗前方,幾分鐘後,布朗未與她有明顯互動,便掏出折疊刀,起身劃向她的頸部。
科里指出,許多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告訴地方警察與官員,他們缺乏資源處理更多「重犯持槍案」。但他認為,這本可成為一種更有效的工具,將那少數屢犯的暴力罪犯隔離社會。他說:「這項聯邦罪名最高可判十年,我們談的不是三、四十年來沒再犯罪的人,而是反覆涉及暴力犯罪的人。」不過他坦言,聯邦能起訴的比例「小得可笑」,通常僅鎖定最惡劣的個案。「以布朗多次被捕的情況來看,我不確定他是否符合這一門檻。」
特朗普政府一再將暴力犯罪歸咎於民主黨,指責藍州城市治安失控。白宮也高調凸顯布朗的案件,特朗普更多次在社交媒體上提及此案,寫道:「像這樣的罪犯必須被關起來!」
–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