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政壇傳奇 波頓逝世享年92

前加州參院執行主席波頓2004年攝於州府。美聯社資料圖片

波頓2017年5月20日以加州民主黨主席身份最後一次出席黨大會時,帶領全場向總統特朗普豎起中指。美聯社資料圖片

曾任州議員和國會議員的前加州民主黨主席波頓(John Burton)逝世,享年92歲。波頓在加州政壇打滾40年,積極為基層民眾爭取權益,成功培育政壇後起之秀,對加州政治舉足輕重。

綜合美聯社、《三藩市紀事報》、《洛杉磯時報》和《沙加緬度蜂報》報道,波頓家人7日公布其死訊,形容他的一生信念是「如果你身居高位或擁有影響力,你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是幫助沒權力的人。保護弱勢、窮人、身障者和基層,總是他的首要工作。」

波頓1932年12月15日於辛辛那提出生,1941年隨家人搬來三藩市,於Sloat大道落腳。他就讀三藩市州立大學(SFSU),1954年畢業後在三藩市大學(USF)修讀法學系,1960年取得學位,隔年加入加州律師公會。

「波頓機器」民主黨搖籃

波頓曾打算當一位歷史系老師和高中籃球教練,但在兄長菲利浦‧波頓(Phillip Burton)1956年成功競選州眾議員後,他跟隨其腳步,在1964年以32歲之齡當選州眾議員。十年後波頓1975年加入兄長晉身國會,兩人與前州眾院議長和前三藩市市長威利布朗(Willie Brown)聯手,將三藩市打造為加州民主政治重鎮,號稱「波頓機器」。前國會眾院議長普洛西、前聯邦參議員博塞(Barbara Boxer)、前聯邦眾議員和現任屋崙市長芭芭拉李(Barbara Lee)、現任聯邦參議員帕迪拉(Alex Padilla)、現任加州財長馬世雲(Fiona Ma)等,均受到其提拔引導走上政壇。各人7日紛紛公開帖文悼念波頓。

波頓提出多項重要法案,如建立金門國家休憩區等多個重要生態園區,爭取數十億元建造可負擔住宅、為同性戀除罪化和推動租客稅務抵免等。他1983年因染上可卡因毒癮而離開國會,成功戒毒後於1988年重返政壇,曾任州參院執行主席,服務26年後於2004年任期屆滿退休。

敢言率直 愛說髒話

波頓2009年當選加州民主黨主席,5年內為黨部募款翻倍至1,200萬元,帶來充分彈藥打選戰。在2017年卸任主席時,民主黨掌控所有州級官職和議會兩院的超級多數席位。2010年,波頓成功推動投票提案,將州議會通過預算的門檻由三分之二降至簡單多數,讓民主黨在毋須共和黨支持下就能通過預算,進一步將共和黨邊緣化。

波頓最為人熟悉的是他的敢言性格,衣著不修邊幅,說話率真經常夾雜髒話。

在2017年退休前最後一次加州民主黨大會上,波頓帶領與會者向當時就任第一任總統任期的特朗普比中指,還直接飆髒話。

波頓對個人政績並不張揚,其得意門生、時任州眾議員馬世雲曾提案將其兒時故居所在的Slote大道其中一段以他命名,反令波頓不滿。不過在2014年,加州民主黨將他的名字刻在沙加緬度的總部大樓時,波頓對此感動落淚。

波頓退出政壇後建立組織「JBAY」(John Burton Advocates for Youth),爭取改善加州兒童寄養制度,多年來積極推動超過50項法案,幫助這批遭忽視的群體。波頓家人7日宣布其去世消息時,呼籲各界向該組織捐款代替悼念鮮花。▍本報訊 ▍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