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波士頓華裔市長吳弭(Michelle Wu),這位首位亞裔女性市長,周二有望邁出關鍵一步,鎖定連任資格,選民將把候選人陣容縮減至兩強。外界預期,吳弭將對決非營利組織領袖喬許克拉夫特(Josh Kraft),他是新英格蘭愛國者隊老闆羅伯特克拉夫特(Robert Kraft)的兒子。其他參選人還包括退伍軍人暨前學區委員會成員羅伯特卡普奇(Robert Cappucci)以及社區活躍人士多明戈斯達羅薩(Domingos DaRosa)。
《美聯社》報道,近數月來,儘管克拉夫特投入數百萬美元自掏腰包競選,吳弭仍保持兩位數領先優勢。她的支持率部分來自於堅決捍衛城市,抵抗特朗普政府的攻擊。雖然市長屬無黨派職位,但民主黨已把持波士頓市政廳近百年。特朗普政府官員曾批評波士頓對非法移民打擊不力,並威脅加強逮捕行動。波士頓向來被視為「庇護城市」,限制與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合作,吳弭則多次表示要讓城市成為移民的歸屬。

波士頓華裔市長吳弭(Michelle Wu)9日帶著孩子投票。美聯社
就在上週,特朗普領導的美國司法部以庇護城市政策妨礙移民執法為由,對吳弭、市政府與警方提告。吳弭回應指責特朗普「攻擊城市以掩蓋其政府的失敗」,並強調:「波士頓永遠不會退縮,這裡將始終是自由的燈塔,所有人的家園。」
吳弭常帶著襁褓中的女兒工作,獲得市議會廣泛支持及民主黨領袖背書。她利用市長職位推動多項政績,包括住房、氣候變遷與治安改善。相較之下,克拉夫特在選戰中聲音薄弱,經常與吳弭一同批評特朗普政府。上月一次工會造勢場合,他直言特朗普「積極攻擊民主制度,煽動全國仇恨與分裂」,並說:「他讓許多我母親教我該為之奮鬥的人們生活更加艱難。」
克拉夫特領導「克拉夫特家族慈善基金會」及「愛國者基金會」,但始終未能提出打動選民的核心政見。他關注議題從單車道到生活成本,再到「Mass and Cass」區域的無家可歸與毒癮問題不一而足。上週,他與兩名競選高層顧問「協議分手」,顯示陣營調整。
截至八月底,克拉夫特競選花費達550萬美元,遠超吳弭的110萬美元,主要來自他個人貸款。但吳弭帳上現金充裕,選戰末期持有240萬美元,克拉夫特僅約130萬美元。塔夫茨大學榮休教授貝瑞(Jeffrey Berry)指出,金錢能提高知名度,但無法保證勝選,且吳弭已成為「民主黨抵抗特朗普的象徵」,在波士頓這樣的城市克拉夫特難以超越。
克拉夫特在攻擊吳弭與塑造「改革者」形象之間搖擺。他在接受美聯社訪問時強調,與選民的對話顯示吳弭未必如民調顯示般穩固,「無論在城市哪個族裔、社經背景、語言社區,我們聽到的都是同樣的聲音:人們覺得沒有被傾聽,覺得與市長與市府脫節。選舉不是民調決定,而是人民決定。」
–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