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長紐森近兩年前創立「護理法院」(CARE Court),旨在強制患有精神疾病的無家者接受治療。但非牟利新聞組織CalMatters偵查發現,法院批准的治療申請和治療人數不多,與預期有落差。
「護理法院」旨在允許家人、應變人員、醫生等人,以患有精神疾病卻無法自理的人之名義,向法院提出治療請願。若請願獲准,該人便可同意自願治療,包括輔導、藥物和房屋等。若他們拒絕,法官就能下令他們參與治療計劃。
CalMatters取得其中54縣和加州司法委員會提供的資料。根據委員會資料,州府當年估計有7,000到1萬2000名州民符合「護理法院」的資格,但直到今年7月僅2,421項請願被提出,其中528項達成治療協議或計劃。
2023年「護理法院」成立首年,洛杉磯官員預測將有4,500人登記新計劃。但該縣迄今僅收到511項,且已是全州最多,僅112項達成治療協議或計劃。
全州各地法院駁回的「護理法院」請願比例非常高,全州比例達45%。有些縣的駁回率更高,例如三藩市近三分之二請願個案被駁回。
「護理法院」支持者認為,法院下令的治療計劃會鼓勵病患接受他們一直抗拒的幫助。但司法委員會資料顯示,法院迄今僅下令14項治療計劃。大部份縣單方面提供「自願治療協議」,但病患可以無視。
完成「護理法院」治療的人少之又少。儘管請願個案最多,但洛杉磯縣的完成率為零。由於該計劃需花最少一年完成,在運作時間夠長的九縣「護理法院」,有人完成治療。
對於致力解決加州無家可歸和心理健康服務不足的紐森而言,「護理法院」成效是一大政治風險。州府官員強調「護理法院」要更多時間才能實現州府最初目標,州長辦也滿意目前進展。阿拉美達縣從去年12月以來收到125項請願,是全州最多。
但身障者維權組織認為,數字少反映該計劃浪費金錢。不少提出請願的家庭受訪時也稱,「護理法院」的支持力道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