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越來越多的幣圈投資者,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正持續高位震盪乃至走軟,然而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幣則明顯要走勢更強……不少分析師認為,這一走勢上的分歧,似乎與大型持有者將持倉從比特幣轉向以太幣有關。
日前,一個沉寂七年並突然蘇醒的「比特幣巨鯨」,顯然也加入到了這一幣圈內部「乾坤大挪移」的陣營之中。
據悉,上周這位錢包市值規模超過110億美元的「比特幣巨鯨」出售了價值25.9億美元的22,769枚比特幣,將資金轉換為472920枚現貨以太幣(價值22億美元),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Hyperliquid上建倉了價值5.77億美元的以太坊永續合約多頭頭寸。
根據區塊鏈情報平台Lookonchain的數據,25日,該巨鯨在以太幣價格為4735美元時,又平掉了價值4.5億美元的永續合約多頭頭寸,鎖定了價值3300萬美元的利潤,隨後再度買入了價值1.08億美元的現貨以太幣。Lookonchain在X發的帖子中補充道,「他目前仍然持有40212枚以太幣(價值1.84億美元)的永續合約多頭頭寸,賬面利潤超過1100萬美元。」TradingView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隨著大型投資者對以太幣的需求明顯增加,比特幣和以太幣間的強弱分化正愈發明顯——以太幣價格在此期間上漲了近25%,而比特幣則反而下跌了5.3%。
加密貨幣交易者經常追蹤幣圈巨鯨們的動向,以判斷短期市場趨勢。包括Willy Woo在內的分析師指出,這些巨鯨的資金輪動,是上周比特幣跌至112000美元的主要原因。
據全球日交易量第六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Bitget首席執行官Gracy Chen的說法,比特幣在未來兩周內可能繼續缺乏動力,這可能使投資者資金流入以太坊,預示著新的潛在歷史高點。Chen指出,鮑威爾「意外放鴿」,是提振加密貨幣投資者風險偏好「關鍵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