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網約車須先堵漏

胡孟青

  在市場經濟主導的資本世界,經營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本無可厚非,唯當社會發展至屆成熟階段,在逐利之同時,更追求可持續發展以締造多贏。

  近日有疑似某網約車平台容許內地司機南下香港提供服務,據悉司機自稱「三小時即習慣右\u8eda車」,令人極為不安,作為道路使用者,有理由相信熟悉本地路況和交通規則非一蹴即就。

  由此引申,加上施政甩漏已屬司空見慣,作為香港市民,最大關注點當然是如何堵塞保險與法律責任的漏洞。若司機冇香港合法工作簽證,同時駕駛時未有第三者保險,此等營運行為可能使乘客保險失效,事故後索償困難,從而令出行體驗擔驚受怕,且令其他道路使用者感到不必要的隱憂。

  網約車便利的背後,乘客安全才是最基本,制定政策當局必須反思網約車監管應在方便及安全之間取得平衡作為基準,假如一旦網約車立法時繼續甩漏,若有關當局仍未能堵塞政策漏洞,乘客除了自求多福,唯有採取自保策略。小妹倒有不少建議和忠告:一、上車前必須核對司機照片與真人及查看車牌是否一致;二、選擇有規模及安全保障的網約車平台,例如Uber等設有背景審查制度的平台,會定期審核司機,並要求司機上傳有效證件才可接單;三、須具全面保險保障,像Uber這類平台每程均設有保險,這亦應該是任何網約車平台的基本責任。生命誠可貴,在開放競爭之同時,建立更完善可靠的機制,保障其他道路使用者及乘客的安全。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