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鐵不成鋼

胡孟青

  一隻手掌拍唔響,過往不少基建工程合約多以價低者得,偷工減料,工程意外頻生;內地生鋌而走險,學歷造假報讀本地大學,近年時有所聞;學校涉嫌借殼辦學,更是一不離二;網約車仍未立法,已被揭發有平台招聘黑工南下接單;飲用水採購疏漏變山寨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違規博大霧事件浪接浪。

  以為防不勝防避無可避,說穿了,其實多半都係死在執行(Execution)與把關(Gatekeeping),當中是否有人刻意繞過制度貪方便?抑或是公務員權責架構已出現了系統性以至自我\u6bc1滅性崩壞?不然,一筆區區數千萬元的飲用水採購可以連日發酵,更連環驚動財庫局及審計署,未知會否進一步牽涉更多部門介入調查,事態發展至今,造假一方雖已被捕受查,少有人提及簽訂採購合約的另一方,如今出了事才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正視問題追查流程,有如賊破興兵,誰要問責仍未搞得清楚,觀感實在肉酸。

  公共行政實現多贏,固然必須在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過程中,以追求實現多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不止有效率地運用資源,更強調政策制定和執行應顧及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尋求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方案,最終實現公共利益的提升。香港作為「一國兩制」前無古人的示範單位,賴以成功的先決條件,是維持香港的既有優勢,並繼往開來,保住我們的特色。最怕是對國情一知半解者,盲目揣摩上意,偷換概念,錯判形勢。市民只能慨嘆一句「恨鐵不成鋼」。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