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塘安達臣道的「港人首置盤」項目地盤,去年被揭發鋼筋與圖則不符,今年5月廉署拘捕10人;屋宇署日前再宣布向項目技術人員等6名人士,以及兩家建築公司提出205項檢控。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經民聯盧偉國今早(8月25日)在港台節目表示,相信補救工作會非常複雜,有部分結構可能需要拆卸,他又對事件感到十分痛心。
盧偉國:不認為事件是普遍現象
盧偉國明言對有關事件感到「好痛心」,這類暪天過海、偷工減料的行為非常要不得,可能造成人命財產損失,始終鋼筋石屎如果有不足,例如「少咗、幼咗、疏咗、歪咗」,可能不夠力承托幾十層的建築物。在今次事件中,該建築物結構柱有移位現象,結構安全問題嚴重。
他指,正常而言地盤會有嚴格安全監控,「每行一步都要check完,先至可以行下一步」,因此偷工減料行為是令人髮指且愚蠢,很容易被發現。他認為此事令人警惕,香港的地盤工作向來有規有矩,事件警示大家要做足功夫,「一定走唔甩的」。
有工會人士指出,地盤偷工減料情況在工程界內相當普遍,不過盧偉國不同意這是普遍現象,認為香港建築水平一向持之以恆,對其有信心,相信按規矩認真做的公司是絕大多數。





工會指接手承建商與「精進」關係密切 質疑違規懲處有漏洞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在同一節目表示,上述檢控行動有震懾力,清晰顯示承建商對於監管有明確責任,現行機制也可能有漏洞。他認為香港建築的工程質量是好的,但近十多年陸續有不同問題出現。他認為類似事件,最大責任在於監督人士及現場施工者。
據報,先後負責該項目的承建商,是曾經同屬興聯集團的「精進建築工程」及「卓越天工」。其中精進建築由於多次涉及工業意外,早前已被政府釘牌,然而有媒體揭發卓越天工與精進實際上仍然關係密切,部分高層管理人員實際上是同一批人。
周思傑認為現時監督上仍有漏洞,現時出現「原班人馬換公司」的情況,一些違規事件的責任人,甚至可以擔任公營房屋機構的高層。周提到,現行制度中已有專門的「適任技術人員名冊」,記錄涉及違規人士的名單,但問題只是如何善用該制度,問題發生後如何處理,例如會否限制其不能擔任某些重要職責,否則「來來去去根本同一班人」,釘牌根本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