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
三藩市華埠百老匯街906號一棟原屬教會使用的建築,自去年新業主接手後,外觀僅移除教會雕像,其餘大致維持原貌,但用途已轉為舉辦各類活動。居民與社區機構投訴,該場所多次營運至深夜甚至凌晨,對鄰近長者社區造成噪音與交通問題,並擔心市府若批准將其用途由住宅改為商業,將破壞社區安寧。
邵逸夫夫人耆英中心大樓經理方經理(Kit Fong)向本報表示,新業主接手後不久,住戶便反映夜晚活動頻繁,「有時活動凌晨兩點才結束,之後還用卡車搬運音響器材,一直折騰到凌晨四點多」。散場後,參加者在門外等車聊天,聲音高亢,卡車裝卸還會堵住道路,造成喇叭聲不斷。
耆英中心住戶平均年齡87歲,許多長者半夜被吵醒後難以再入睡。雖然新業主承諾安排交通協調員、避免深夜裝卸,但由於耆英中心建在山坡上,住在三樓的林先生(80歲)與陳先生(81歲)回憶,去年曾連續三晚被吵醒,即使關上雙層玻璃窗也無濟於事。活動多在周末與節假日舉行,有時白天就開始布置,夜晚結束後還要收拾設備。「被吵醒後睡不著,白天也不敢補眠,怕晚上更睡不著。」他們直言,「你可以訂很多措施控制噪音,但不能控制參加活動的人。只要夜裡辦活動,就會有人進出、聊天,噪音無法避免。」
方經理表示,在耆英中心住戶投訴後,新業主舉行社區會議,夜間活動的確減少,多數改在白天舉行。「這麼晚的活動,不論有無保安,都會影響居民休息。」
停車與交通問題同樣引發不滿。耆英中心曾投訴活動卡車長時間佔用裝卸區,雖經協調後市府劃設對街白區裝卸位,但雙排停車仍屢見不鮮。
安老自助處、中華總商會與華協中心近日聯名致信規劃委員會,要求駁回906號的有條件使用許可(CUA)申請。公開信指出,該地處於人口密度高、長者比例大的住宅區,不適合設立深夜娛樂場所,並列舉噪音、公共安全、交通、社區完整性等四大隱憂。
信中批評,雖然業主承諾限制營運時間與噪音,但居民多次目擊活動超時且聲浪過大,保安也未能有效控制街頭喧鬧,「口頭承諾不足以保障社區權益」。
根據規劃委員會7月31日會議文件,業主申請將該地標教堂(Our Lady of Guadalupe Church)由「機構用地」轉為多功能活動空間,定義為「夜間娛樂場所」。依規劃法,地標建築可引入部分商業用途,以確保保存的財務可行性。申請同時要求在特定日子將營運時間由晚11時延至凌晨2時,並另申請豁免後院退縮規定以增設逃生樓梯。市規劃部門初步建議有條件批准,歷史保護委員會已於7月16日核准外觀與內部工程,並確認免於加州環境品質法(CEQA)環評審查。
物業業主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目前正在內部討論,稍後會與邵逸夫中心聯繫。」
根據項目網站資訊,場地由總部設於三藩市的活動製作公司Escape the Routine營運,命名為「The Melody」,主打高端燈光、音響與家具等即用設施,出租舉辦各類活動。
原定7月31日的規劃委員會聽證會因反對聲浪而延後。反對者除了耆英中心,還包括多名對街與周邊住戶。他們擔憂,一旦改為商業用途,將為更多深夜營運場所打開缺口,長者社區的安寧恐難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