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華埠土地信托會喜獲3萬元撥款

致力於支持麻州亞裔及太平洋島裔(AAPI)社區的波士頓基金會亞裔社區基金(ACF),13日在劍橋市素描湘餐廳舉行招待會,並宣布將在本年度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輪撥款中,向全州60個非營利組織額達53萬元的資助發放總金,涵蓋藝術與文化、社會服務、教育、經濟發展、健康與公民參與等領域。這使得自2022年以來,ACF的累計撥款總額突破163萬元。

在這批獲獎名單中,多個波士頓華人社區的重要機構榜上有名,包括波士頓華埠土地信托會(CCLT)、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CHSNE)、紐英崙中華公所、中華廣教學校(Kwong Kow Chinese School)、波士頓台灣電影節等。它們長期深耕唐人街及大波士頓地區,致力維護社區權益、保存華人歷史文化、推廣中文教育,此次獲得撥款將進一步提升其服務能力,造福當地社群。

華埠土地信托會守護居住權
此次獲得3萬元(分兩年發放)的波士頓華埠土地信托會,一直以來肩負著保護唐人街居民免於被迫搬遷、捍衛社區經濟與文化多樣性的使命。面對房租飆升、開發壓力與地產投機等挑戰,該會透過社區土地信託模式,確保土地與房屋資源能長期留在社區手中,並維持可負擔性。華埠土地信托會今年在唐人街的龍鳳大酒樓隆重舉辦十周年慶典暨2025年會,其過去十年來取得的卓越成績獲得波士頓市議會的嘉獎狀。

這筆撥款將用於擴大社區倡導與政策推動,包括監測房屋市場變化、協助居民應對驅逐威脅、推進可負擔住房項目,以及舉辦更多居民參與的會議和培訓。華埠土地信托會創始人兼行政主任駱理德女士曾擔任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多年,她表示:「這筆資金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維護唐人街作為亞裔文化核心的地位,確保社區居民能在這裡安居樂業。」

CHSNE傳承百年華人歷史
獲得1萬元資助的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自成立以來專注於收集、保存與展示新英格蘭地區華人的歷史資料與口述故事。該協會不僅致力舉辦展覽、出版研究成果,也積極與學校、圖書館及社區機構合作,推動文化教育與歷史認知。

資金將用於數位化歷史檔案、擴展口述歷史專案以及策劃更多面向公眾的文化活動。協會負責人指出:「波士頓華埠是美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唐人街之一,保存這裡的故事不僅是為了華人社群,更是為全體市民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百年名校中華廣教學校
中華廣教學校同樣獲得1萬元撥款。作為波士頓歷史悠久的中文學校之一,廣教學校為各年齡層學生提供中文課程、文化活動與課後輔導,為華人子女及對中文文化感興趣的非華裔學生搭建語言與文化的橋樑。

該校計劃將資金用於課程開發與教學資源更新,包括引入更多互動式教學工具、舉辦文化節與書法、舞獅等傳統藝術課程,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深入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校方表示:「我們不僅在教中文,更在培養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與社區責任感。」

亞裔社區基金執行董事金丹妮(Danielle Kim)指出,本輪撥款中有34%屬於首獲得ACF資助的組織,顯示基金會正努力擴大支持的覆蓋面,觸及更多未被充分代表的族群與地區。獲資助機構的年收入中位數為11萬2,098元,其中73%的年度營運預算低於50萬元,反映ACF特別關注資源有限的中小型社區組織。

據悉,2025年度的資助優先支持代表麻州內部較少被關注的族裔與地理區域,以及首次申請並獲得ACF或波士頓基金會資金的團體。ACF於2020年成立,至今已與107家服務亞裔社群的非營利組織建立合作關係。本年度春季的撥款申請量顯著增長,共收到118份申請,總申請金額達163萬7,788元,是兩年前的兩倍以上。

在本輪53萬元的年度撥款之外,亞裔社區基金今年稍早還額外發放45500元非周期性資助。與波士頓基金會的「安全網計劃」(Safety Net Grants)等其他項目結合,今年春季針對AAPI組織的總支持金額已超過82.5萬元,並得到來自基金會捐助者社群的額外資金支持。

此次撥款名單中的其他華人社團還包括華人前進會、波士頓華人音樂家協會、華夏文化協會、亞裔婦女健康、萊克星頓華人協會、牛頓中文學校等,覆蓋文化、教育、社會服務等多個領域。

在亞裔社區面臨多重挑戰的當下,ACF的資助不僅是對資源的投入,更是對社區價值的肯定與對未來的投資。無論是守護居住權的華埠土地信托會,還是致力保存文化記憶的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抑或是培養年輕一代文化傳承的中華廣教學校,它們都在以不同方式豐富著麻州的多元面貌。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華埠土地信托會在龍鳳大酒樓舉行十周年慶典。

駱理德(左)、陳玉珍(右)等在招待會現場。

獲得撥款的亞裔社團代表在招待會合影。李強攝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