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再宣稱將由外國承擔其新關稅的成本,但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份最新分析報告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報告估計,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最終將承擔至少75%的關稅成本,而外國出口商最多只會吸收25%。
據《財富》雜誌報道,高盛經濟學家彭(Elsie Peng)在報告中指出,關稅成本向消費者的傳導效應會隨時間遞增,在實施四個月後,約有67%的成本已轉嫁至消費價格。與此同時,美國業也正計劃將其承擔的成本轉嫁出去。美國經濟評議會(The Conference Board)的一份調查顯示,高達64%的執行長表示肯定會將關稅導致的成本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這一趨勢預計將對通脹產生顯著影響。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關稅的影響將推動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率在今年底達到3.2%,遠高於美聯儲(Federal Reserve, Fed)2%的目標。麥格理(Macquarie)的經濟學家也指出,近期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已在服裝、電子產品等領域顯示出關稅導致的價格壓力。
這份分析報告發布之際,正值特朗普政府延遲數月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於8月7日對未達成新貿易協議的國家正式生效。在通脹壓力加劇的背景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未來在利率政策上的決策將面臨更大挑戰。
–
新聞來源:《財富》雜誌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