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仔醫院」非一般消費生意 修補布偶也修復心靈 無受好淡市影響

近年本港經濟不甚樂觀、市民消費降級,不少行業已捉襟見肘,但觀塘駱駝漆一個小小的工作室裏,有一門冷門生意卻逆市保持穩定,這就是由70後Koeman和太太Ruby創立的「Koby Hospital」(公仔醫院)。這間醫院專為遍體鱗傷的毛公仔進行修補,無論是簡單清潔還是「複雜手術」,都難不到這位公仔醫生。Koeman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對於公仔主人而言,修補公仔不僅是一筆消費,更是一種情感維繫,因此不少客人寧願節衣縮食,也要修補好自己的公仔以延續陪伴。

自言手藝要求高難外判

「Koby Hospital」(公仔醫院)創辦人Koeman專為遍體鱗傷的毛公仔進行修補,無論是簡單清潔還是「複雜手術」,都難不到這位公仔醫生。
「Koby Hospital」(公仔醫院)創辦人Koeman專為遍體鱗傷的毛公仔進行修補,無論是簡單清潔還是「複雜手術」,都難不到這位公仔醫生。

 

「手術室」就在工作室的布簾背後
「手術室」就在工作室的布簾背後

 

一班正等待修補的玩偶
一班正等待修補的玩偶

 

隨着年齡增長,Koeman坦言老花,已經無法再穿針引線,要交由太太Ruby負責,自己則更多轉做棉花填充等工作,以及與客人線上溝通。
隨着年齡增長,Koeman坦言老花,已經無法再穿針引線,要交由太太Ruby負責,自己則更多轉做棉花填充等工作,以及與客人線上溝通。

 

毛公仔修復前後的樣子
毛公仔修復前後的樣子

 

生意方面,目前1個月固定有幾十單,經常要預約排隊輪候,有時若超出能力負荷,只好暫停接收新症,因為不想客人等太久。
生意方面,目前1個月固定有幾十單,經常要預約排隊輪候,有時若超出能力負荷,只好暫停接收新症,因為不想客人等太久。

 

一位年輕媽媽Sarah親身到店,來取回修復完成的布甸狗。她抱着這隻「重生」的公仔,臉上難掩喜悅,現時布甸狗已經傳給她的囝囝。
一位年輕媽媽Sarah親身到店,來取回修復完成的布甸狗。她抱着這隻「重生」的公仔,臉上難掩喜悅,現時布甸狗已經傳給她的囝囝。

 

雖然今次修補費約700多元,價錢的確足以買隻新,但Sarah(左)坦言十分值得。Koeman太太Ruby(右)向客人細心講解應該如何打理毛公仔。
雖然今次修補費約700多元,價錢的確足以買隻新,但Sarah(左)坦言十分值得。Koeman太太Ruby(右)向客人細心講解應該如何打理毛公仔。

 

Koeman回憶自己的第一隻公仔,是家人在地攤買的椰菜娃娃,不過已在搬家時遺失。
Koeman回憶自己的第一隻公仔,是家人在地攤買的椰菜娃娃,不過已在搬家時遺失。

 

Koeman的手藝全靠多年鑽研,小時候便鍾愛手工縫紉,長大後參加家政針線課程,自學解構各類公仔結構、處理不同材質難題。
Koeman的手藝全靠多年鑽研,小時候便鍾愛手工縫紉,長大後參加家政針線課程,自學解構各類公仔結構、處理不同材質難題。

 

近年本港經濟不甚樂觀、市民消費降級,不少行業已捉襟見肘,但觀塘駱駝漆一個小小的工作室裏,有一門冷門生意卻逆市保持穩定,這就是由70後Koeman和太太Ruby創立的「Koby Hospital」(公仔醫院)。
近年本港經濟不甚樂觀、市民消費降級,不少行業已捉襟見肘,但觀塘駱駝漆一個小小的工作室裏,有一門冷門生意卻逆市保持穩定,這就是由70後Koeman和太太Ruby創立的「Koby Hospital」(公仔醫院)。

 

接收公仔時,Koeman負責「診症」,會詳細與主人溝通,了解對方期望及背後故事,「大部分客人都不希望公仔有太大改變,怕變樣、認不出來。這就考驗我們的溝通,務求處理好每道細節」。

工序分為四大步驟:拆、洗、修、縫,但隨着年齡增長,Koeman坦言老花,已經無法再穿針引線,要交由太太Ruby負責,自己則更多轉做棉花填充等工作,以及與客人線上溝通。

生意方面,目前1個月固定有幾十單,經常要預約排隊輪候,有時若超出能力負荷,只好暫停接收新症,因為不想客人等太久。他又坦言,手作生意難找合適師傅協助,主要因為手藝傳承不易,加上其標準高,寧願自己操勞也不輕易外判。

最貴個案收費接近1萬元

收費主要按毛公仔狀態及項目收費,一般公仔深層清潔及簡單修復,定價約400至500元起,複雜個案可達數千元。Koeman笑言,即使以現時最低工資時薪42.1元計算,一天全力修一隻,收費也要接近500元,但拆、洗、修、縫四個步驟往往需時多日,嚴重個案更需長達一、兩個月。

有人也許認為,幾百元、甚至一千元修補一隻公仔,不如買過一隻新的,但大部份願意走進Koby Hospital的客人,其公仔早已無法替代。Koeman分享,最貴個案的收費接近1萬元,客戶是一名旅居海外的香港男士,寄來一隻破舊布偶,是其父母送給他的童年玩伴,雖然客人父母已經離世,但那隻布偶蘊含對雙親的回憶,因此願意不惜代價將布偶修復。Koeman指出,該個案最困難是要在各處找齊罕見材料,還要設法最大程度保留原貌,最終花了數月才完成修復。

市場有需要但供應有限

在經濟環境轉差下,外界多以為手工行業必受衝擊,Koeman卻道出不同觀點。他坦言:「修補公仔這門生意其實很穩定,沒明顯分淡旺季,也沒被市況重大影響。因為這是很多人真正有需要的服務,市場上又供應有限」。對於公仔主人而言,修補不是消費,而是情感維繫,不少客人寧願減少外出用餐、縮減旅行費,也要修好公仔,得以延續陪伴。

Koeman自言,手藝全靠多年鑽研,小時候便鍾愛手工縫紉,長大後參加家政針線課程,自學解構各類公仔結構、處理不同材質難題,例如布料、塑膠、搪膠、電子零件等。除了靠經驗累積,還會觀摩日本同業、參考外國公仔醫院手藝,不斷改良技術。

他回憶自己的第一隻公仔,是家人在地攤買的椰菜娃娃,那份情意卻迄今難忘。雖然那隻椰菜娃娃因搬家遺失,極為可惜。但Koeman每當為客人修補難得一見老款公仔,就像重遇童年朋友。

布甸狗主人:傳給3歲兒子

Koby Hospital的修復案例千奇百趣,背後故事更動人心弦。訪問當日,適逢遇到一位年輕媽媽Sarah親身到店,來取回修復完成的布甸狗。她抱着這隻「重生」的公仔,臉上難掩喜悅,「這其實是我小時候的公仔,現在傳給3歲兒子,他都很喜歡。」若不是看相片比對,也想像不對這隻布甸狗已經歷歲月洗禮,原本已「甩頭甩骨」、棉花流失。雖然今次修補費約700多元,價錢的確足以買隻新,但Sarah坦言十分值得。

Koeman指出,客人年齡層廣泛,幾歲至幾十歲的客人都有,而年過50歲的成年人佔較多,皆因他們童年或80、90年代的公仔,如今經歷了數十年時光,傷痕累累,需尋求救治。至於清潔服務則以年幼小朋友的攬枕公仔居多。令人意外的是,交接公仔時不只是小朋友會落淚,不少成年人亦會表露出難離難捨的感情。

記者:高雪

相關新聞:

港企用壓力煲原理釀威士忌 12年熟成時間變10天 一個原因決心留港棄新加坡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