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能環保是大勢所趨,而作為本港電力供應商之一,港燈旗下的「綠得開心計劃」推廣環保超過20年,旗艦活動「綠色能源夢成真」比賽多年來資助超過140個由年輕人開發的「綠色能源夢」項目,推動低碳生活及可再生能源應用,鼓勵年輕人協助社會朝向碳中和的目標邁進。
比賽邀請全港中學生及大專學生參加,除提供最高5萬元的種子基金,又安排港燈年輕工程師從旁指導。今屆中學組誕生雙冠軍,分別利用人工智能診斷樹木健康、和解決水資源缺乏問題。
運用創科推動綠色智慧城市發展





「綠色能源夢成真」比賽今屆共收到41份申請,其中18支隊伍獲得最高5萬元的種子基金以完成項目,涵蓋可再生能源應用、研習及使用清潔能源、運用創科推動綠色智慧城市發展等。各隊伍需經過兩輪角逐才可入選總決賽,可謂過五關斬六將。
今屆中學組雙冠軍之一由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的「AI樹木醫生」奪得,作品由濾紅光鏡頭、近紅外鏡頭和長距離變焦鏡頭組成,結合可見光及近紅外光成像技術,通過觀察樹木表面,融合OpenCV圖像處理與AI分析,生成樹木健康評分,協助進行病害預警與風險評估。獲獎的4名同學李駿賢、余俊軒、潘御同及林宥焺表示,留意到香港樹藝師的人手不足,希望通過該項目減輕樹藝師的負擔,提升城市綠化管理效率。
技術與資金支援 助構思走向實踐
港燈工程師梁博亮為該組導師,過程中指導同學設計應用程式,並建立人工智能數據庫。為搭建數據庫,團隊花了數月時間為不同樹木拍照及標注,以訓練AI辨認樹種及診斷其患有的病害,現在系統已能識別3種樹及5種樹木常見疾病,包括真菌感染、蟲咬等。
另一冠軍隊伍由五育中學奪得,作品「惜滴滴」透過收集雨水和空氣中的水分,再利用太陽能推動風扇,從空氣中抽出水蒸氣變成液態水,進行過濾後變為可飲用水。獲獎的4名同學何晞彤、蘇愛瑩、黃稀怡及馬樂妍表示,缺乏水資源是一個全球面臨的嚴重問題,故想到收集大自然中氣態的水分作為清潔水源。
「惜滴滴」外型像一棵蘊含無窮生命力的人工樹,由鋁板、冷凝材料、太陽能板、過濾裝置等組成。團隊指裝置成本約500元,每日可收集並過濾2至3公升的食用水,她們希望將來能應用在不同都市中,特別是缺乏潔淨水源的地區,助力解缺水資源問題。
得獎隊伍會獲港燈安排 前赴內地考察國家最新綠色能源建設
參加「綠色能源夢成真」的學校團隊,需先提交項目計劃書,說明與綠色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及項目的社會價值。入圍隊伍可獲最高5萬元種子基金,需在約半年時間內完成項目並提交報告。而為協助同學達成目標,港燈派出年輕工程師提供技術指導。得獎隊伍會獲港燈安排,前赴內地考察國家最新綠色能源建設,進一步拓展視野。
記者 郭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