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冰火兩重天

近日不少人覺得香港的經濟訊息極混亂,一方面大量新單位撻訂;新盤鬥劈價賤賣(低於整體成本,當然是地產商急於散貨);街舖執到草木皆兵;失業率逐步爬升;二三四線地產商不少在慘叫;破產潮湧至;著名大炒家打靶投降

  另一方面,股市又升到 聲;IPO洶湧而來;銀行存款水浸;息口低降;仲有仲有,就是本地公司數量達到歷史新高——149.48萬間。

  如何解讀,要求教專家。不過,小弟第一個反應為嘩嘩嘩,今次會計師及政府發達!點解咁講?因為我也有一間公司,每年都要報稅,意即每年要交商業登記費及會計師費,兩者加埋唔 少 。

  接近一百五十萬間公司,政府每年收幾多登記費(仲未計利得稅)?另外,如今天文數字公司數目,需要幾多會計師呢?真真想想都替呢個行業高興。

  立即飛個訊息畀同學仔「會計L」:「L哥,恭喜晒喎,做你 行,是否發過豬頭炳呢?」

  點知唔問由自可,一問,L哥竟然成盆苦水潑過來。「碌Sir,你行外人,唔知 喇,稅局只發稅表畀有生意的公司,而習慣性對虧損的公司多年才查數一次,故此,其實有約四成並沒有稅表。加上香港執業會計師有幾千人,每間Firm平均只有三百個Job做,收入三百萬元左右,但都要請十幾個員工。老友,薪金、租金再加燈油火蠟,強積金又冇對沖,仲未計要交利得稅 …有一成利潤已執返身彩,純粹得個做字咋。」

  講到咁,使唔使買包生果上佢辦公室慰問一下呢?

  啊,記得啦,有老友講過:「我自己填公司報稅表 ,反正冇商業活動。」

  香港,其實係咪有好多「殭屍公司」呢?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