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灣區藥物過量死亡率去年一度下降,曾讓公共衛生官員看見曙光,但近期數據顯示部分地區死亡人數再度攀升。
《聖荷西信使報》報道,聖他克拉縣法醫資料顯示,去年秋天跌至四年低點後,藥物致死案例近期重新上升。三藩市也出現類似情況,是五縣灣區中僅有的兩個公開過量死亡數據的縣市。史丹福大學行為科學教授韓弗瑞斯(Keith Humphreys)指出,目前局勢「極度不確定」。
新冠疫情期間,強效合成鴉片類藥物芬太尼席捲全美,導致藥物死亡激增;2023年中期,隨著聯邦政府打擊國際毒品供應鏈及中國整頓前驅化學品生產,芬太尼純度下降、街頭難尋,過量死亡一度大幅下滑。
研究人員、執法單位與戒毒機構近日發現,更致命的芬太尼與甲基安非他命(冰毒)似乎再度湧入灣區。韓弗瑞斯表示:「被打亂的非法市場往往會重新組織。」
聖他克拉縣在2024年5月至10月間,平均每月25宗藥物致死;10月至2025年3月間上升至29宗。高峰期為2023年初,平均每月約40宗。三藩市今年5月平均每月死亡61宗,高於去年11月的43宗,雖低於2023年夏天創下的73宗紀錄,但仍令人擔憂。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截至2025年2月的12個月內,全美逾7萬8,300人因藥物過量死亡,其中加州佔9,700人以上。
聖荷西市中心中途之家居民、36歲凱西(Kevin Casey)表示,最近看到更多人過量,「我戒掉芬太尼了,太危險。我只吸純海洛英,之前試過兩次芬太尼,都過量了。」
專家指出,走私集團可能改變路線或轉向印度前驅化學品生產,以應對封鎖措施。
聯邦緝毒署三藩市分部特工負責人貝里斯(Bob Beris)表示,芬太尼純度升高,且常混入偽造止痛藥中流通。
聖他克拉縣數據顯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間,47%藥物致死與冰毒有關,高於前一年的40%;甲基安非他命與鴉片混合致死佔19%,單純鴉片佔11%。
南灣戒毒機構Momentum for Health主管莫拉萊斯(Sara Morales)指出,冰毒導致更多精神病症狀,「進入治療的個案整體病情更嚴重。」
聖他克拉縣行為健康醫療主任Cheryl Ho補充,無家者常用冰毒保持清醒以防暴力或性侵害,且問題已擴散至更廣泛社群。
聯邦緝毒署表示,今年全國已查獲的冰毒量是去年的兩倍,並承諾加大打擊力度。然而韓弗瑞斯警告,甲基安非他命生產成本低、無可比擬的解毒藥,若聯邦政府及最近獲批的醫療補助(Medicaid)削減生效,恐削弱成癮治療體系,「從醫療補助挪走一兆美元,等於直接砍斷了成癮照護系統的雙腳。」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