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永信曾經說過,和尚也要吃飯,這是他力推少林寺商業化的初衷。在外界看來,釋永信既是出家人,更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被外界視為像CEO一樣經營著少林寺。如今,「少林」二字已成估值數十億的文化IP,從遊戲授權到聯名月餅,商業觸角無孔不入。
少林寺的商業化進程始於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認知和保護。2008年成立的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為這一進程的核心平台,由中國嵩山少林寺100%全資控股。愛企查顯示,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釋永福,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下同)。
釋永信曾代持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80%股份,後由釋永福接任實際控制人。釋永福與釋永信同為少林寺僧人,屬師兄弟關係,且存在職務上的上下級分工。釋永信為少林寺方丈,釋永福長期擔任首座並參與寺院商業資產管理。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佛教寺院之一,少林寺在傳承禪武文化的同時,也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商業化運營體系。通過多年發展,其業務已涵蓋文化旅遊、智能財產權運營、大健康產業及新興科技等多個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宗教+商業」模式。
文化旅遊是少林寺最核心的收入來源。資料顯示,2010年少林寺的旅遊收入,一度佔據登封財政收入的1/3。據嵩山旅遊部門資料,2017年景區門票收入3.5億元,而衍生體驗項目收入超1.2億元。2019年遊客量峰值達420萬人次,按人均消費300元計算,旅遊相關總收入超12億元。
此外,釋永信還涉足電商與新零售。2008年上線的淘寶店「少林歡喜地」,初期僅售賣佛珠、禪修墊等用品,2015年轉型為「文化生活品牌」,年銷售額從百萬元級躍升至2020年的2300萬元。2021年少林寺入駐抖音後,直播帶貨首秀即創下500萬元銷售額。釋永信一直在策劃撬動海外市場,1999年率武僧團登陸英國白金漢宮後,少林武僧團每年在全球巡演超200場,每場演出收入從初期的10萬美元升至近年的5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