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者:「倒退並重返機構收容的道路」

反對者認為,關押更多人並非解決之道。美聯社

曾在紐約州長霍楚(Hochul)任內擔任人力服務及心理衛生助理部長的派懷爾茲(Patrick Wildes)表示,雖然由警員將人們送往醫院的情況可能會增加,但實際上因強制治療而被收治的人數是否會顯著增多,仍是個疑問。他說:「我不認為有那麼多看起來身體不適、等著被帶走的人。」「但我確實認為,這在理論上讓當局和政府更容易嘗試將人們帶進來,能讓部分公眾感覺好一些。」

《華盛頓郵報》報道,治療倡導中心(Treatment Advocacy Center)執行主任麗莎黛利(Lisa Dailey)表示,各州加強強制收治法,顯示官員們日益認識到,過去他們過於不願動用針對那些無法自行尋求治療的重症患者的法律。她說,這些人往往最終鋃鐺入獄,或傷害自己與他人,而他們的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等病症卻未獲治療。

黛利說:「長期處於未經治療的精神病狀態會對大腦造成損害。處於未經治療的精神病狀態越久,實際康復的難度就越大。」她的組織在推動修改州法方面已具影響力,倡導在重症精神病患者陷入無家可歸或監禁的困境前為其提供治療。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應對如何處理強制住院的問題。

1975年,最高法院在一項里程碑式的裁決中,確立了精神疾病患者的正當法律程序權利,裁定若無證據顯示他們構成危險,則不得將其強制收治。四年後,法院為違背個人意願將其強制收治設定了更高的法律門檻。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聲稱美國城市已拱手讓給了「吸毒成癮者」和「危險的瘋子」。他誓言要將人們送進「他們該待的精神病院」,並提出將他們安置在政府資助的帳篷城的想法。大衛巴澤隆心理健康法律中心副主任珍妮佛馬西斯(Jennifer Mathis)表示,他的言論顯示出其有意「倒退並重返機構化收容的道路」。

馬西斯說:「在聯邦政府正對醫療補助服務(Medicaid)和住房進行歷史性削減之際,沒有哪個州有能力將殘疾人士安置於昂貴的機構中。」「關押更多人並非解決之道。」

前白宮藥物政策顧問、現為史丹佛大學專研成癮問題的精神病學家基思漢弗萊斯(Keith Humphreys)表示,但聯邦政府幾乎沒有權力強迫各州改變其處理強制收治的方式。他說,雖然這道命令可能更多是為了作秀,但其影響力將會超越特朗普的保守派基本盤。漢弗萊斯說:「橫跨各種政治光譜的許多美國人都已受夠無家者所造成的混亂和公開吸毒的現象。」「他們有理由這麼覺得。這個領域的公共政策確實有很多失敗之處。」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