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亞凱迪亞市一起涉及21名代孕兒童的案件引發全美關注。該案最初因保姆涉嫌虐待嬰兒而曝光,但隨後調查發現,案件可能涉及更嚴重的跨國人口販賣活動,目前聯邦調查局FBI已介入調查,21名兒童由洛縣兒童和家庭服務部(DCFS)接管。
對此,南加州家庭法律師郝琦(Kathy Hao)指出,根據加州法律,代孕本身並不違法,但若監護人存在疏忽或虐待行為,政府有權剝奪其監護權。如果父母未能提供基本照料(如醫療延誤、衛生條件惡劣),可能構成疏忽;若導致孩子有生命危險或重傷(如頭部創傷),即屬虐待重罪,量刑更重。
她強調,當政府收到兒虐或疏忽照顧投訴時,DCFS必須介入調查,若發現兒童安全受威脅,法院可下令將孩子臨時移出家庭,進入寄養或親屬照護體系。本案已按程式進行,孩子現由法院及社工部門監管。
郝琦表示,另一方面,當地警方正與FBI合作調查,由於這些兒童均為美國公民,當孩子滿21歲時,可幫助其領養父母申請美國身份。若證實該華人夫婦以牟利為目的,跨境為孩子們找領養父母,將觸及更高刑責,包括聯邦人口販運法與兒童走私罪。
「如果真的把孩子做成生意,簡直是駭人聽聞,作為律師也是第一次聽說。我們還在等待FBI的調查結果,也許他們只是為了傳宗接代,也許另有目的。」她說。
郝琦分析,在案件調查期間,所有孩子將被送往寄養家庭,當地法院就父母是否具資格監護、孩子是否能回歸家庭進行聽證,若父母被判定為虐待或嚴重疏忽,孩子將長期或永遠轉由寄養或領養,並須通過社工與法院審查。此外,為了保護兒童,兒童法庭的案件是不公開的。
加州允許商業代孕,此案也暴露出代孕行業的監管漏洞。代孕合約若涉嫌欺騙,相關仲介與夫婦本身將面臨詐欺、非法交易兒童的指控;另外,代孕子女的法律地位需明確,若被當作「商品」交易,或觸犯《反人口販運法》。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中,FBI正核查是否有更多兒童涉案,並調查代孕機構的合法性。此案或推動加州加強對代孕行業的監管。本報記者周重佑洛杉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