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發生市值千萬人民幣豪宅離奇被轉名案。原戶主的7旬夫婦,其獨生女因為欠債,居然找人假扮父母,成功辦理房產過戶手續,將親生父母的養老屋,變為自己獨有。由於女兒已將房產抵押借下巨款,如未依期清還,兩老隨時無家可歸。
單位轉名後抵押借900萬
據新聞坊報道,施氏夫妻在上海黃浦區盧灣都市花園有一個逾1300呎,市值過千萬人民幣的單位,是二人的養老房,一直由夫妻及獨生女三人共同持有。


施老太指,今年5月,因為女兒有經濟糾紛,擔心女兒會把住所拿去抵債,於是到房產交易中心查詢房屋產權情況。交易中心告知二老,他們的房屋產權,早在今年1月,已被統統變更過戶到了其女兒一人名下。
更讓施氏夫婦不能接受的是,3月中,女兒又將已變成她獨擁的房產做抵押,貸款900萬,半年還清。兩老擔心,女兒若未能依期在9月中還款,他們便會被收樓,淪落街頭。
老太表示,當時在黃浦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知道被自己獨生女訛騙物業,當場氣得大哭,質問女兒原因。但對方只淡然表示:「200萬被仲介騙了,500多萬辦了楓葉卡(加拿大永久居民卡)。」聲稱會相辦法清還,但施氏夫婦已不能再相信女兒可以還款。
兩老又質疑,當日登記中心容許假份自己的人,完成房產過戶手續。
遠程授權靠肉眼識別
上海市黃浦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的監視器畫面顯示,今年1月20日下午,施女士辦理產權份額轉讓,兩位疑似假扮她父母的老人,並沒有施老伯夫婦的身份證,而是採取電子亮證的方式,而在當時,不動產登記中心對電子亮證的真偽查驗,只能憑經辦人員肉眼判斷。
登記中心的工作人員回應指,「現在對這個電子亮證之後,進行機器識別,做了一個技術上的補充。最近這段時間,再通過電子亮證到全區的登記部門去,是有技術手段,可以從機器上再進行一下比對的。這件事情,我們認為已經涉及刑事犯罪了,我們建議他立即報案,我們這裡會全力配合,包括保存所有的監控錄像。到底來的人是誰,這樣才能水落石出。」
涉及騙父母房產的施小姐承認,是由地產中介安排他人,假扮自己父母,到登記中心辦房產轉名手續。
內地律師提醒,長輩在房產問題上,應保留完整產權資料,且定期查詢產權狀況,並慎用遠程授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