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生國際排名僅次新加坡 教育局:不是以搶第一為目標 強調全人發展、終身學習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4日)召開會議,討論香港學生參與國際研究及評估情況。有議員關注為何新加坡在多個排名獲得第一,當局是否有研究香港欠缺哪些方面,教育局則稱香港在參加評估時不是以搶第一為目標,更強調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

本港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PISA) 2022中,數學、科學及母語閱讀能力排名,均較鄰近經濟體包括新加坡、中華台北及澳門差,其中在創意思維評估方面,香港學生得分32,較國際平均水平33分低1分。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4日)召開會議,討論香港學生參與國際研究及評估情況。資料圖片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4日)召開會議,討論香港學生參與國際研究及評估情況。資料圖片

 

教育局則稱香港在參加評估時不是以搶第一為目標,更強調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資料圖片
教育局則稱香港在參加評估時不是以搶第一為目標,更強調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資料圖片

 

民建聯李慧琼。資料圖片
民建聯李慧琼。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資料圖片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資料圖片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資料圖片

 

本港學生著重科學、數理減閱讀時間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關注,當局有否評估其他經濟體在基礎教育或課程設計等的優勢,又引述學者稱本港學生著重科學、數理,因為易於評估及操練,令學生減少閱讀時間,致坊間有意見認為本港教育已出現「重數理、輕人文」趨勢,問及當局會否考慮削減課程的總量,讓學生不用追趕課程。

STEAM教育並無攤薄人文學科課時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近年香港獲邀參與PISA學生高表現的研究中,可與不同的經濟體的教育專家交流,而每次PISA會因應學生表現有所影響,當局會就此作分析跟進。至於香港出現「重數理、輕人文」趨勢,她表示,當局會以數據為本進行課程調整,而STEAM教育並無攤薄人文學科課時,STEAM教育當中亦包含文化藝術元素,學生解難及創意能力離不開閱讀。

新加坡重視PISA 香港相對「平常心」

有議員關注為何新加坡在多個排名獲得第一,當局是否有研究香港欠缺那些方面。蔡若蓮表示,在與不同國家經濟體交流時,看到各自都有其特色,新加坡很重視PISA,而香港相對「平常心」,「不是要操題,希望評估顯示同學日常的水平」。她坦言若今天如果全部衝第一是好的,但近年香港強調全人發展、終身學習,是希望同學有均衡發展,故香港在參加評估時不是以搶第一為目標。

香港教育制度具吸引力

民建聯李慧琼表示,香港學生參與國際評估一直做得不錯,引證香港的教育制度相當具吸引力,亦都培訓了不少優勢的學生,但世界格局變化,認為人工智能時代,要思考要如何培育學生符合未來社會、具競力,坦言老師培訓更具挑戰性,希望當局要有定期探索。

蔡若蓮表示,香港教育要做得好,教師團體是最關鍵,故近年在老師培訓上推出很多新模式及科學系統,以前只有指引,要求老師3年內有150小時進修的軟指標,但隨社會發展,故當局已更新相關框架,在職前、在職的培訓等等。

記者:郭詠欣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