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戰被洗白的歷史:美國華人洗衣店」(Challenging a White-Washed History:Chinese laundries in the U.S.)多媒體展覽周六在華埠的美國華人歷史學會(CHSA)剪綵開幕。
展覽由三藩市州立大學(SFSU)與三藩市藝術大學(AAU)學生聯合策劃,旨在透過歷史回顧與藝術創作,反思反華移民政策、勞工經濟及今日對族裔身份的重新認識。
本次展覽為多媒體跨學科合作項目,內容涵蓋從19世紀中葉華人洗衣業的興起,到當代對其歷史與文化意義的重新審視。透過學術研究、口述歷史、原創藝術作品與珍貴實物,觀眾可深入了解洗衣工人在美國社會中的勞動貢獻與韌性精神。
華人洗衣業起源於19世紀中葉,在普遍面臨種族歧視與職業限制的情況下,許多華人因洗衣行業門檻低、資金需求小、語言要求有限而投入經營。至19世紀末,華人洗衣店遍佈美國各大城市,三藩市與紐約尤為集中。洗衣業成為許多華人家庭維持生活的關鍵方式,也成就了早期華人社區的雛形。
策展團隊表示,此展覽不僅紀錄歷史,更希望透過洗衣業者的視角,引發對華裔美國人勞動、身份與抗爭的深層對話。展覽強調,洗衣店既是生計工具,也是抗拒主流排斥的象徵,代表著華人社群如何在逆境中堅持生存與發展。本報記者洪郁欣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