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財報全面遜預期

因主營業務汽車表現不佳,特斯拉的盈利和收入雙雙遠遜華爾街預期。路透社

深陷政治漩渦的特斯拉22日盤後發布了一份核心業績完全遜於預期的一季報。由於汽車交付量的驟減,公司營收、利潤等核心財務指標全部大幅低於預期。

財報顯示,特斯拉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只有193.35億美元,市場預期為213.48億美元。與過往業績對比,公司去年一季度的營收為213億美元,去年四季度則為257億美元。

拖累業績的核心原因是汽車銷量驟減。此前的交付數據顯示,特斯拉一季度總交付量為336681輛,同比下降13%,創2022年以來最差季度表現。受此影響,汽車業務營收只有139.67億美元,同比下滑20%。縱使能源和儲能業務實現67%的營收增速(27.3億美元),也無法改變財報的整體走向。

財聯社報道,與此同時,由於在AI等研發項目的投入,公司運營費用不減反增,導致營運利潤同比驟降66%至3.99億美元。營業利潤率只剩下2.1%,同比下降343個基點。最終調整後的每股盈利僅為0.27美元,同比下降40%,市場預期則為0.43美元。

換句話來說,如果沒有一季度靠出售監管積分(碳排放信用額)獲得的5.95億美元,特斯拉將交出一份虧蝕的財報。

作為本次美股財報季的重頭戲,市場也高度關注特斯拉如何評價「特朗普關稅」的衝擊。公司在財報中表示,快速變化的貿易政策,對全球供應鏈和特斯拉的成本結構產生不利影響,汽車和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這種動態,再加上政治情緒的變化,可能會對特斯拉產品的需求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在短期內。

特斯拉也披露,當前的關稅形勢對能源業務的影響,相較於汽車業務更大。分析指出,這句話背後的緣由指的是特斯拉的大型儲能電池Megapack,使用從中國進口的磷酸鐵鋰電池。相較而言,特斯拉在美國銷售的汽車全都在本地組裝,不過也會受到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影響。

特斯拉的最新財報中沒有提及汽車業務恢復增長的預期。特斯拉表示,目前很難衡量全球貿易政策變化對供應鏈、成本結構以及需求的影響,公司將在二季度的財報中重新審視2025年的指導預期。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