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咖啡連鎖巨擘星巴克(Starbucks)業績持續低迷,新任行政總裁尼科爾(Brian Niccol)昨日向投資者承認,公司過去大幅削減門市人手、寄望以自動化設備取代的策略屬「判斷失誤」,並誓言推行根本性改革,以挽回顧客對品牌的信心。
星巴克於本週三公布今年首季業績,全球銷售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一,為連續第五季錄得跌幅。美國市場表現尤為疲弱,反映其主力客群在通脹陰霾下縮減消費,飲品定價過高亦為市場所詬病,部分特調飲品售價高逾六英鎊,令消費者卻步。
尼科爾於去年夏季由快餐品牌 Chipotle 過檔星巴克,成為三年內第四位接任的行政總裁。當時管理層突換,引起市場震動,而尼科爾的加盟亦是美國企業界近年最昂貴的高層引入之一,其簽約薪酬高達1.13億美元,較前任高出四倍。
他昨日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中指出,公司過去兩年逐步從各地門市撤走人手,期望透過調飲機器與自助點餐系統維持服務效率,「但實際上顧客體驗明顯受損,設備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尼科爾透露,自他上任以來,已在約三千間分店試行恢復人手編制,加強員工輪班時數,並準備進一步推展至全球其他市場。星巴克亦將大幅縮減原計劃中廣泛部署的「Siren Craft System」自動調飲平台。該系統本意在簡化咖啡製作流程,卻未能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除人手問題外,尼科爾亦承認星巴克的菜單過於繁複,定價策略未能回應市場變化,將着手簡化飲品種類,並檢討價格結構。他又提及英國部分門市正試行現場焗製食品的計劃,期望藉規模生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有趣的是,星巴克亦重新重視以往被視為「非必要」的細節,如員工在紙杯上手寫訊息、重用陶瓷杯,以及重新配置座位空間等。這些人性化安排據稱令更多顧客願意「坐低飲返杯」,提升店內滯留率與顧客滿意度。
不過,改革成效暫未浮現,市場對星巴克能否走出困局仍抱觀望態度。尼科爾雖形容首季表現「令人失望」,但指出中國與加拿大市場仍見增長,有望成為業務回穩的突破口。
外界關注,在全球經濟壓力與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星巴克能否靠「回歸人本」的策略重新聚攏顧客,仍有待時間驗證。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
【深度分析】(警告:好悶的文章,不怕無聊才讀下去)
星巴克失勢 同業競爭激烈
Costa、Tim Hortons 策略各異
面對消費者支出放緩及人力成本上升,各大連鎖咖啡品牌無不加緊調整策略。星巴克主攻「人手重投」與簡化產品之際,其主要競爭者亦各出奇謀,圖謀在動盪市況中奪得更大市佔率。
Costa Coffee:倚重即飲產品與便利店滲透
英國最大咖啡品牌 Costa(屬可口可樂集團)近年積極拓展即飲咖啡市場,在超市與便利店設立自助機,並推出即開即飲罐裝冷泡咖啡產品,迎合外賣消費模式。該公司於2024年財報中指出,旗下自助咖啡機在歐洲的滲透率已達市場預期的1.5倍。
Tim Hortons:集中海外擴張 押注亞洲市場
來自加拿大的 Tim Hortons(屬 RBI 集團)近年集中火力進軍亞洲,在中國大陸及韓國迅速開設分店。與星巴克相比,Tim Hortons 走「高頻低價」(薄利多銷)路線,其咖啡定價約比星巴克低三成,並與本地食品結合推出地域限定菜單。該公司2025年第一季中國市場銷售按年增長12%,為整體營運帶來顯著推動力。
三大品牌顧客平均單價比較圖:
-
星巴克:約每客 6.2 英鎊
-
Costa:約每客 4.3 英鎊
-
Tim Hortons:約每客 3.8 英鎊
綜合而言,星巴克從高舉科技轉向強調服務細節,由推動自動化轉為回歸人性化體驗,反映其品牌核心定位正在調整。市場觀察人士普遍認為,若未能在未來數季內出現顯著反彈,星巴克或需考慮更大幅度的結構性改革。
【超深度分析】(警告:比上面更悶,坐在厠所等拉出來才讀下去)
星巴克亞洲攻守互見
香港市場走向「精品」與「本地化」雙軌
在美國本土業績持續受壓之際,星巴克正將資源傾斜亞洲,特別是中國與香港兩地,圖謀在消費市場仍具潛力的地區穩住品牌地位。然而,消費者偏好轉變,加上租金與營運成本高企,亦令星巴克在香港的發展面對轉型壓力。
中國市場:增速回穩 布局次線城市
星巴克中國於2025年第一季錄得按年銷售增幅,成為全球少數仍呈增長的地區。品牌早於2023年已在上海設立「咖啡創新產業園」,強化供應鏈本地化。今年初更宣布,未來兩年將新增1,000間分店,當中近七成將設於二、三線城市,開拓尚未飽和的客群。
香港策略:從「日常咖啡」轉向「精品體驗」
星巴克早年以中產「第三空間」定位打入香港市場,主打安靜內用環境與穩定品質。惟近年中小型咖啡店崛起,加上外賣文化盛行,其優勢逐漸動搖。據業界估算,2024年起本地已有逾80間主打手沖或精品咖啡的獨立店開業,部分更選址於中環、銅鑼灣等星巴克核心區域。
面對競爭,星巴克採取雙軌策略:一方面推出地域限定飲品(如「凍檸啡」、「芒果啫喱拿鐵」等)吸引年輕顧客;另一方面增設 Starbucks Reserve 高端門市,主打手沖及冷萃技術,引入稀有豆種並提供限定糕點,逐步轉型為生活風格品牌。
租金與人力成本壓力依舊存在
不過,香港高昂租金及人力成本仍是主要挑戰。根據2024年商舖租金報告,星巴克於銅鑼灣百德新街的旗艦店租金高達每月約180萬港元,成本佔比遠高於其他地區。尼科爾上任後強調「以人為本」策略,或將進一步推高本地分店的人手開支。
你完成了,果然求知識的人是不怕長文的。
謝謝你,我是小編曾維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