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代表團訪問波士頓

有158年歷史的武漢協和醫院代表團9日訪問波士頓,並在丹拿法伯癌症中心同大波士頓地區的數十位華中科技大學校友們舉行座談會。代表團成員們真誠感謝本地的華科校友們,以及大波士頓地區的華人同胞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雪中送炭,捐贈的大量口罩防護服等個人防護用品(PPE),為武漢抗擊新冠疫情作出貢獻。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武漢協和醫院代表團成員包括院務委員會主席張玉教授、院務委員會副主席汪宏波教授、副院長張進祥教授、醫務處處長翁雨雄副教授、人事處副處長蘇穎副教授、人事處辦公室副主任戴丹雲。

蘇穎副教授首先簡短地介紹武漢協和醫院的歷史,以及四個院區的現狀。該醫院前身是始創於1866年的漢口仁濟醫院,寓意「仁愛濟世」。1928年,遷至現址聯合院,改名為漢口協和醫院(Union Hospital)。新中國成立後,醫院收歸國有,隨著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內遷武漢並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成為新組成醫學院的教學醫院、附屬醫院。2000年,隨同同濟醫科大學組成華中科技大學,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蘇穎副教授指出,武漢協和醫院目前有7000多張床位,醫療和科研水準躋身全國前十名。她歡迎大波士頓的留學生和專業人才有興趣回國工作的,可優先考慮武漢協和醫院,並列舉人才引進方面的相關優惠政策。

座談會中,一位同濟醫學院校友分享新冠疫情期間,在波士頓一家醫院研發强生新冠疫苗的經歷。另外一位校友在提問環節問道,協和醫院在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的時候,是如何應對的,張玉教授作詳細回答。

為有這樣的協和人而驕傲
張玉教授說:「國家需要就是協和醫院使命。作為抗疫主力軍,協和醫院始終扛重擔、啃​​硬骨、攻難關。在疫情防治的關鍵時刻,協和率先請戰、主動擔當,舉全院之力,攜手援鄂醫療隊員,先後開闢5條戰線,其中包括3個院區和2個方艙醫院,建構診斷篩檢、隔離收治、重症救治、復健管理全鏈條防治網,累計接診發燒患者2.3萬人次,收治5220人次,10萬以上的線上門診,收治總量為全湖北省省最多。」

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1月22日,武漢協和醫院內科的醫生們組成突擊隊,同時對口支援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進行疫情防治工作;呼吸內科的醫生們帶頭進駐隔離病房,26名醫生主動請纓,前往4家發熱門診支援。麻醉急救插管黨員突擊隊,負責17個病區800多張病床所有氣管插管和危重症病人的搶救工作。在上海華山醫院學習的感染科醫師朱彬,主動要求回漢支援。

在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的危急時刻,張玉教授提到武漢協和醫院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治領導小組,全體成員靠前指揮,在最危險、最辛苦、最困難的地方成立「一區兩隊」,築起抗疫情的最強戰線。「在疫情吃緊的膠著時刻,就有這樣一群無私無畏的醫護人員迎難而上,我們為有這樣的協和人而感動,而驕傲!」張玉教授說。

戰疫期間,武漢協和醫院開闢西院、腫瘤中心兩個院區作為定點醫院,收治重症患者2634人,確保應收盡收,醫院接管規模最大的江漢方艙和江漢開發區方艙,提供床位2200多張,收治輕症患者2129人。

「在第一線兩次遞交請戰書的,有1300多人,他們當時有三句承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絕不放棄。我們將抗疫的偉大精神轉化為我們發展的強大動力,疫情防控還在繼續,健康中國還在路上,協和醫院作為醫療國家隊,秉承仁愛濟世、協誠人和的精神與使命,為國家的醫藥衛生事業做出更突顯的貢獻!」張玉教授說。

張玉教授還特別提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院沒有一名醫護人員因為感染新冠病毒而去世。在2022年上海因為新冠疫情爆發而封城期間,武漢協和醫院派出醫療團隊前往上海協助抗疫,以報答全國各地醫院2020年對武漢的大力支持。與會的校友們對協和醫院的醫生們為抗擊武漢抗擊新冠疫情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報以熱烈的掌聲。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張玉教授(右一)等代表團成員在座談會現場。李强攝

蘇穎副教授介紹武漢協和醫院。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