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位中文教育者 參加帕薩迪納研討會交流

4月26日,由南加州中文教師學會(CLTA-SC)主辦的2025年春季教學研討會於帕薩迪納市社區大學圓滿舉行。當日共吸引來自南加州、爾灣、聖地牙哥、河濱等地共83位中文教育工作者參與,涵蓋中小學與大學教師,場面熱烈,專業氣氛濃厚。

本屆研討會為CLTA-SC上半年第十場教學專業活動,也為春季系列學術交流劃下圓滿句點。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開幕式、主題演講、教學工作坊、資源分享、圓桌論壇與博覽展示等多個環節。

會議特別邀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著名語言學家、前全美中文教師學會(CLTA)會長陶紅印教授擔任主題演講人。陶紅印以「在第二語言教學中融入口語真實語料的兩種模式」為題,深入剖析互動能力(Interactional Competence)在語言學習中的核心地位。他指出,儘管真實語料常被引用於第二語言課堂,但實際教學多仍集中於書面材料,較少觸及日常對話等自然語境。陶紅印提出兩種實用模式——「資料驅動型」與「目標導向型」,分別從語料中提煉語言特徵及在特定教學目標下活用口語資源,並結合實例分析在課堂的應用挑戰與解法,引發與會教師廣泛共鳴與深入討論。

下午的教學工作坊共分三輪九場進行,涵蓋AI應用、傳統藝術融入、沉浸式教學與跨文化交流等多元主題,充分展現南加州中文教師隊伍的教學熱情與創新能量。其中,DAHUA AI林嘉怡老師展示如何透過AI快速生成教材與練習題,提高備課效率與互動性;南加大(USC)簡相教授則從高年級寫作訓練出發,講解議論文組織與語言多樣性,並引導教師進行實作演練。

台灣師大華語計劃謝明暐與胡志玉老師,現場演示如何將書法、水墨畫與篆刻等傳統藝術導入語言教學,提升文化融入與學生參與感;哈佛西湖中學(Harvard-Westlake)孫麗老師則分享將武術動作結合詞彙教學的實踐,強化學生身體記憶與文化沉浸。

其他亮點還包括:波利中學(Polytechnic School)鐘佩瑩老師探討社交情緒學習(SEL)與學生主導課程設計的結合,打造「學生最期待的一堂課」;UMASS Global李偉娜教授與Irvine International School校長Tiffany Zhang介紹AI在教學目標設定與口語訓練中的應用;Sierra Madre中學曲曉媛與劉靜霜老師則從中文沉浸式歷史課程出發,解析分層分組策略與數位工具的有效融合。

此外,跨文化與項目導向型教學亦為本屆亮點。來自IPERC的韓靜博士分享加州查米納德學校國際生項目十餘年的經驗,展示如何透過跨國交流深化師生互動,推動課程國際化發展。Sierra Madre中學教師則以自身經驗說明如何在語言能力參差下有效推動沉浸式歷史教學,並透過術語分級、學生分組與科技應用,提升學習成效與批判性思維。

會長何斌在總結致詞中表示:「很高興在這個特別的春天,與大家共同見證本會的成長與凝聚,這不僅是一場教學研討會,更是一場專業與情感的匯聚。」他並期待未來持續攜手教師社群,推進中文教育的深耕與創新。

2025年南加州中文教師學會春季教學研討會圓滿舉行,來自南加州各地的中文教育者齊聚帕薩迪納合影留念。南加州中文教師學會提供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