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狂想曲》

香港管弦樂團又有免費音樂會,由太古贊助的「太古樂在社區音樂會」,今年將為聽眾帶來春天充滿活力氣息的《春之狂想曲》,指揮家景煥聯同港樂呈獻大受歡迎的狂想曲目,包括李斯特的第三匈牙利狂想曲、皇后樂團的《波希米亞狂想曲》與Gershwin的《藍色狂想曲》,由鋼琴家黃慈擔任獨奏。歡迎家庭、有特殊需要的社群及公眾參與,在友善環境下欣賞美樂!

  甚麼是狂想曲呢?狂想曲Rhapsody一詞源出於希臘語Rhapsodia,意思是古希臘史詩,是古典音樂的一種曲式,出現於十九世紀浪漫時期,是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器樂作品,通常直接採用民間歌搖曲調。狂想曲沒有固定的曲式結構,特點就是樂曲的隨想性、即興性與自由性。

  李斯特一共寫下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原本是一套以匈牙利民族音樂寫成的鋼琴組曲,後來也有了管弦樂與雙鋼琴的版本。李斯特的狂想曲,旋律多彩,節奏生動,充滿吉卜賽人舞曲的熱情。如果你有看十多年前一套經典的日劇《交響情人夢》,一定會迷上劇中的標誌性音樂《藍色狂想曲》,這首融合爵士與古典特色的玩味音樂,為甚麼是藍色,而不是紅色或其他顏色呢?因為當中包括了爵士樂常用的藍調。還未夠瘋狂?音樂會還有皇后樂隊的代表作品《波希米亞狂想曲》,以四部合唱加上電子搖滾音樂,講述作者當時殺了人而回家找媽媽,的確是當年非常前衛的流行作品。

  《春之狂想曲》音樂會於4月19日星期六假文化中心音樂廳,三時及五時一連舉行兩場,公眾免費門票登記:https://bit.ly/41T4Dks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