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埠因人口稠密、道路狹窄,在街邊違章擺賣的行為屢禁不止,被指阻礙行人通行、有礙觀瞻、帶來衛生安全風險等問題。去年9月,三藩市已開始實施街頭小販許可證制度,至於華埠的「地攤經濟」合法?合情?合理?郤有不同解讀。
華埠商戶聯會會長邵旗謙接受採訪表示,華埠非法擺攤越來越嚴重,不僅嚴重影響到商戶的生意,還阻礙行人。尤其是兜售的死魚、食物,給健康帶來風險。進入旅遊旺季,違章擺攤,抹黑華埠形象。他說,將近一年來,不斷向衛生局、工務局、警察局、市參事、OEWD等部門反映,但一直得不到解決。
上周在士德頓街萬華大廈樓下的施工手腳架上,竟然有人擺賣衣服,持續了數天。邵旗謙向工務局、警察局多次反映。最後,通過物業管理處報警才得到處理。邵旗謙說,該小販面對員警的詢問時,表示自己有街頭小販許可證而平安無事,第二次員警再次盤查時,發現該許可證所屬地段是Howard街,才將其驅趕。
據說,士德頓街1064號一棟公寓樓下的地攤,是華埠唯一獲得小販許可證的街頭攤位。記者昨天探訪該地攤的婆婆時,她很硬氣的說:「我是合法有證的」,但一直不肯把許可證亮出來。
如果小販在沒有許可證情況下擺攤,工務局巡查發現可沒收貨物90天並發出罰單,首犯罰款250元,之後會提高,第三次罰款1000元。
從去年9月12日開始,工務局在警員陪同下開始巡查執法。
永興餅家陳老闆對於店鋪旁的婆婆在街頭擺賣表示理解與同情,他認為,只要合法取得許可證,只要不對行人造成影響,應容許她繼續做下去。
老人家合法經營、自食其力,比某些濫用福利、違法在街頭兜售免費派發食物的人,要光明正大。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